第583章 官制改革初提议 江南战事开新篇[第3页/共4页]
“陛下,臣觉得裁撤翰林院实为不当!我朝翰林学士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以考议轨制,详注释书,备天子参谋,其职位非常清要,岂能随便撤消?”老翰林辛鸿渐吹着胡子不平气隧道。
“陛下,杜相,这鼎新之法臣倒是听明白了,只是有一事不解。”陆怀素出班道,“朝廷官制与处所官制息息相干,就比如这三司,朝廷设三司,处所设漕司,职责对应,相辅相成。现在朝廷将三司之责并入户部,则处所漕司该当如何?”
杜延年也是有些难堪,毕竟这内里很多人的确是他当年的翰林同僚,相互干系还算不错,现在这般,他也是有些于心不忍。
“陛下,这科考、教养之事向来便是礼部职责,陛下何故另设新衙?臣实在不解,请陛下明示!”礼部尚书袁继谦问道。此次鼎新,礼部牵涉最多,他现在一脑门子官司,问都不知从何问起,只好先问了一个学部之事,其他的转头下朝以后再伶仃找半子详谈吧!
“不能让沈璞或者杨钊先垮掉,不然,我们的耗敌之计就见效了!让人捎信给范夷吾吧,请南唐那边再多管束曹元方几日,我们先集合兵力对于沈璞,拿下最肥饶的宿、澂二州,同时隔开曹元方和沈璞。留下苟延残喘的沈璞持续管束杨钊,我们再反过甚来对于曹元方!总之,疆场局面要遵循我们的打算走,而不是让他们牵着我们的鼻子走。”
“有道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朕于教诲一事最为正视,教诲乃是我大渊兴邦的百年大计!既是百年大计,天然要专人、专衙卖力。礼部琐事太多,不免顾此失彼,以是还是分出来的好。此后,学部卖力天下的乡庠、书院以及各级测验,教考一体,方为上策。不止教诲,此后推举之法也能够会有所鼎新,这些都是学部的职责。”
林仲儒心中五味杂陈,悄悄摇了点头不再说话了,一丝浅笑浮上脸庞。
“殿下批示恰当,当真是可贵的帅才!”柳明诚点点头笑道。
“杜相,陛下毕竟年青,行动举止偶有孟浪之处,我们做臣子的要及时规劝啊!”林仲儒不满隧道。
“德甫兄另有其他事?”祁槐有些不解。
“翰林院不成裁撤,请陛下三思啊!”
“请陛下三思!”
直到祁翀躺在了雪地里,几位老臣这才慌了,忙上前检察。
“殿下,东吴地区泛博,大乱以后尚需大治。比拟攻城略地,陛下更体贴吴地之治。”柳明诚说着,下认识地捏了捏袖中的密旨。
“只是换个衙门管,但驿递之法稳定,不至于有甚么影响。何况,动静通报之快慢,与官道吵嘴密切相干,邮部将官道、馆驿集合管起来,恰是为了进步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