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 - 第675章 小钱大用惹争议 金锭银铤或可行

第675章 小钱大用惹争议 金锭银铤或可行[第2页/共3页]

“乔阁老此言有理,以金银为货币当然要以有充沛的金银为前提,之前大渊的确没有那么多金银。不过,本年工部在望州一带找到了一条金矿的矿脉,现在正在开采当中;京北的矿山中也发明了很多铜、银和铅,信赖过不了几年,国库中的金银总量都会大增,届时,以金银作为货币便一定不成行。”工部尚书张荐忙趁机表功。

“能够这么说。”

未几时,一对年青的佳耦在内侍引领下走上殿来。因内侍俄然上门,催得又紧,二人来不及换衣,只好各安闲居家夏服内里罩了一件大氅便来了。二人也不知因何俄然被宣入宫中,并且还是在龙德殿见驾,心中不免惊惧不安,加上气候又热,进得殿来便感觉身上冒汗、喉头发干。

“臣等遵旨!”

“那既然如此,‘当五文’就该是五钱的重量,‘当十文’就该是一两的重量才对呀!”

幸亏陈笕毕竟是世家后辈,又是太门生,礼节上还是懂的,虽因严峻说话磕磕巴巴,可终归也没出甚么大不对。其妻韩氏跟在前面依样施礼,更是拘束万分,一点声音不敢出。

“这不是‘货币超发、通货收缩’吗?”祁翀脱口而出,见诸位大臣都是一脸茫然,忙干咳两声讳饰畴昔,持续道,“这内里的坏处诸位都看不到吗?”

“臣觉得此举可行!”乔履谦点头道,“其实在江南,官方以金银作为货币利用并不罕见,朝廷对此亦是默许。这大抵也是因为当年前纪南渡时将大量的金银带去了江南,乃至江南金银总量远多于江北之故吧!”

“臣退朝以后立即去办!”

“陛下是怕有人私铸‘当五钱’、‘当十钱’?”杜延年猜想道。

“哦,本来如此!”祁翀这才明白为何诸位大臣都不感觉这是个题目了,可他还是摇了点头,“可朕还是感觉不当!随便将低代价之物赋以高代价,这毕竟是个隐患。市道上铜钱不敷,那就多铸铜钱,国库里的铜钱能够多放出去一些,恰好多换些物质,国库还是要以多囤物质为好。别的,之前铜矿开采不敷,铜的数量不敷,这两年铜矿山发明了好几座,炼出来的铜数量在递增,不恰好弥补这个不敷吗?

正宪帝点点头:“不错,此事诸公能够再参详参详。至于本年的新币嘛,临时就只发‘当一文’吧,若要发‘当五文’,则重量必然要足。之前历代的‘当五文’、‘当十文’,凡重量不敷者一概由朝廷收回,等值折算给百姓,不能让百姓亏损!户部结合刑部、提刑司、大理寺尽快出个细则,报给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