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娱乐 - 80后的回忆录 - 第198章 拖拉机记忆

第198章 拖拉机记忆[第5页/共5页]

手扶拖沓机上路跑运输时,拖沓机手让人恋慕,被称之为徒弟。农户起屋子拉砖瓦、拉石灰、拉砂石、拉泥土享用匠人报酬,店主毫不怠慢。下水利送民工、运粮草,首当其冲,箢子扁担挂满车厢两旁,男的女的簇拥在拖沓机的车厢里,欢声笑语,精力爽然。虽说颠簸、扬尘,人们脸上仍弥漫着以车代步的高兴。

那款东方红-75履带拖沓机,对当时的乡村来讲,的确神器。为甚么这么说呢?因为它实在太无能了!

拖沓机代表了农业机器化的一大步,特别是在七八十年代,拖沓机非常贵重。另有那课文里的描述:“引擎轰鸣,扬起灰尘,拖沓机驶入我们的村落。拖沓机遇灰尘飞扬,因为阿谁年代还都是土路,首要公路和村路都是泥土路,不像现在根基上都是水泥路。

这款柴油轮式拖沓机,在80年代和90年代可算是村落里的“网红”,堪比拖沓机界的明星大腕。并非因其形状或机能,而是因为它深深扎根于乡土,与农夫的糊口紧密相连。在阿谁年代,具有一台如许的拖沓机,的确就能在村里横着走,无人能敌。

这款“老古玩”在60年代和70年代但是流行一时的当家旦角。它不但能种田,还能用于运输,的确是村落中的“变形金刚”。设想一下,你的爷爷骑着它,载着一车新奇的蔬菜,哼唱着《东方红》,满心欢乐地赶往城里集市。固然路上颠簸得鸡飞狗跳,但他脸上的笑容却比阳光还要光辉。这才是真正的“老司机”啊!

手扶拖沓机,俗称“手扶鸭子”,描述的是它的形状和像鸭子一样行走得慢。乡村手扶拖沓机曾经是农夫的好帮手,是活动在广袤的郊野上一道风景。现在,乡村手扶拖沓机多数已被闲置,取而代之的是农用小货、农用三轮车。再则,有了“神牛”拖沓机耕整地盘,结合收割机收成五谷,手扶拖沓机也就落空了用武之地。当光阴流逝,也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影象。

话说返来,这些“老古玩”拖沓机,固然现在看起来又土又丑,但它们承载了我们几代人的回想。它们就像我们的芳华,固然粗糙,但热忱彭湃;固然笨拙,但坚固不拔。没有这些“突突”作响的大师伙,我们的父辈、祖辈如何能够将荒凉的地步变成金黄的稻浪?没有他们的辛苦支出,那里来的米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