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小卒做起,我在大穆争天下 - 第404章 马昭三策,吴淞教子

第404章 马昭三策,吴淞教子[第3页/共4页]

吴永桂点头,“父王放心,儿臣记着了。”

“擦了眼泪!!做为父的儿子,宁流血毫不堕泪!”吴淞呵叱道。

“四万水军虽运送粮草,但亦可为镇守越州的兵马,再说,越宁郡杨望那麾下两万兵马即将姓吴,另有薛之茂正在已编练两万新军有半年了,这都是兵马…”

夏国章,王福臣,马本深领七万陆军,一万水军在渤州;故忠靖领五万陆军在襄州章安郡…

“不错,这城府虽完善火候,但能忍到现在亦是不错。”

“草泽出豪杰,红巾军定然有才气出众之领兵良将,你独一两万之众,牢记要谨慎行事!”

吴永桂沉默不语,他清楚记得,当时二弟身故帝都,父王竟然只是在大殿上吼怒几声,而后擦干眼泪大笑起来,随后便起兵。

如此一算,越州九良将已出其八…

吴淞笑着点头,“给安阳放随时咬人的毒蛇,何时让其复苏在本王这个养蛇人,好战略!别的两策右相快快道来。”

吴淞眼中闪过一丝狠辣快速不见,看向吴永桂带着宠嬖:

范无咎微微皱眉深思半晌,忽而笑道:

马昭思虑半晌再道:“大王,臣第一策,为招降诽谤之策,渤州第五氏尚在安阳麾下…”

吴淞听完顿时哈哈大笑。

朝议结束,吴淞便连下几道军令。

“疆场只是磨砺你兵法韬略之能,冲锋陷阵乃是将军之事,你是必定要做王的人,不成落入险地…”

“庶子罢了…”

“招降诽谤?”吴淞问道:“本王没记错这是两策吧?”

“至于何时攻高阳郡,视我军攻襄州的环境而定,此为招降计,但若第五氏不为所动,便是诽谤之计…”

“四方抗燕之时,四方诸侯尚可调派暗探招降燕军麾下将校,若能招降最好不过,若不能亦可扰乱其军心,乃至暗害皆可!”

第一道,以尚在襄州章安郡统兵攻襄的胡忠靖为帅,令其统领麾下五万兵马出章安郡北攻丹阳郡…

“必然要记着了!”

“右相另有三策?请言之。”

“既如此,我越州便主动凑上去,三方缔盟合力抗燕,想必中州天子再不喜大王,在存亡面前亦得低头,乃至我军当可遣使剑州,压服其联盟,四方联盟抗燕…”

第四道,令渤州夏国章不得主动掀起与燕军大战,等待军令,并乘机招揽高世番麾下兵马,同时遣暗探入高阳郡暗中打仗第五氏…

“右相,第三策快快道来…”吴淞道。

“当然,也要掌控一个均衡,凡是有破你底线之事,那便要毫不踌躇除之!这点,为父信赖你能掌控…”

马昭却没有立即说出来,而是思虑了半晌,终究说了出来,“臣第三策,再现一次刺秦案,不,刺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