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诗词大赛(中)[第3页/共4页]
林海看了一眼曾管事送给他的牌子,上面标有他插手第一场比试的地点——最核心的九号亭。
走过不到一半的路程,俄然听到前面马蹄声响起,眨眼间从他们中间擦身而过,停在路中间拦住了两人。
“扑哧”邹琼蕊刹时被逗笑了,她娇嗔一声:“瞎扯,想不到水公子另有如此诙谐的一面?”
“曲盘曲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散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怯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轻风过处,送来缕缕暗香,仿佛远处高楼上迷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抖,像闪电般,顷刻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色彩;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白叟是姜家的家主姜闻天,他固然是位修真者,但他的两个儿子倒是名冠新乡城的大文人。孙子姜鸿儒天生聪明,不但担当了父辈的文学天赋,更是跟着他修真悟道,表示不凡。一家三代,在新乡城名誉如日中天。
写完这一段,林海用时不到非常钟。中间参赛的人,还在那冥思苦想,久久没有下笔。
林海数了一下,中间的一个圆圈,共有六个盖着金色琉璃瓦的亭子,最内里的圆圈有十二个。每个亭子之间,隔着相称的间隔,有直栏横槛相连,廊腰缦回,似长桥卧波。
邹琼蕊出世在一个浅显人家,正值十九岁的花季,她的花容月貌在新乡城里艳冠群芳。本地很多的文人雅士、大族后辈,都把她作为追逐的工具,姜家的姜鸿儒也是此中之一。
“没事。新乡城是礼节之邦,正因为姜家是王谢望族,应当晓得珍惜名声,姜家人不答应他乱来。”邹琼蕊解释了一句。
邹琼蕊见他无端挑衅,蛮不讲理。愤怒地说:“我与谁在一起与姜公子何干?这是我本身的事情。”
最后一场比试,已是下午二点钟,六个亭子中胜出的前三名、共十八人会聚在荷池中心的亭子内,毫无不测,他遇见了姜鸿儒。
姜家大院,一名白叟听完下人的禀报,诧异地问:“你说甚么?有人写出了千古绝句,风头一时盖过了儒儿?”
一小时后,有人开端交卷,林海这才提笔默写出下一段:“月光如流水普通,悄悄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固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以是不能朗照;但我觉得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成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整齐的班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普通;弯弯的杨柳的稀少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调和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