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新学校,新气象[第1页/共3页]
“这是黑板!”张文远来到黑板前,从讲桌内里拿出一盒粉笔和一个黑板擦,在上面写了几个字,“这是粉笔,能够在上面写字,写完以后便能够用这个擦掉。”
仲云内心有些想笑,心说不过就是个私塾罢了,竟然另有祭酒,我都不美意义说出去,免得被人笑话。但张文远却没那么多内心戏,从黉舍里出来就指着大门斜劈面的一个小院说道,“这个小院我也买下来了,先生如果不肯意住我家里也能够住在这里,每日的饭食我会让人送来。”
“嗯,对,就是祭酒!”
张文远可没那么大的野心,“先生过誉了,郓城地处水泽中,百姓困苦不堪,文风向来不昌,即便我故意抖擞,郓城一个小县城又如何能与青州和南京比拟?何况须城就在隔壁,那也是人文聚集之地。”
喜好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请大师保藏: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仲云双眼放光,也上前拿起一支粉笔开端写字,但他是第一次用,掌控不好力度,半途断了几次,张文远赶紧奉告了他握笔的技能。在他的指导下,仲云很快就学会了,连续写了几个字,又到课堂中间看了一会儿,随即就满面笑容隧道,“这黑板和粉笔当真是绝妙啊,如有此物,学子发蒙就便利多了。”
张文远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这个我还真忘了,不过你放心,我必然会记在心上的。”
萧让哦了一声,在凳子上坐了一会儿,伸手在抽屉里摸了摸,“另有抽屉,你想得也太殷勤了吧!”
颠末半个多月的赶工,黉舍的主体已经完工了,标准的四合院布局,东西北三面各两间课堂,统共六间课堂,但现在只要一间课堂里有黑板和桌凳,其他的都是空的。南面是大门、西席办公室和厕所,中间一个大操场,团体布局非常大气敞亮,主打一个大国面子。
观光完了黉舍,张文远也懒得考校他的学问了,直接委任他当黉舍的校长,仲子霞听得有些懵,猜疑地问道,“东翁说的校长莫非就是祭酒?”
张文远打趣道,“二郎,你的粉笔字比你的羊毫字差远了,要多练习啊!”
北宋和辽国一样都是有多个都城的,辽国有五京,北宋有四京——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府、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应天府就是厥后的商丘,但略微懂些汗青知识的都晓得商丘属于河南,文明风俗和山东有所分歧,是以京西路真正的文明中间其实在须城。
萧让见张文远筹办得这么殷勤,忍不住打趣道,“求之,你安排得这般殷勤精密,就差给子霞兄续个弦了。”
北宋初年把天下分为十五路,设置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和提举常平四司,别离掌管兵政、财赋、刑狱、盐茶专卖等事项,厥后不竭分化,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五路了。而山东最后叫京东路,厥后一分为二,东部半岛地区为京东东路,治地点青州。郓城地点的鲁西地区和苏北、皖北、豫东部分地区归京东西路统领,治地点南京应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