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治水新思路[第1页/共3页]
巩庭芝道,“自古治水,不过‘疏’与‘堵’二途,莫非你另有第三种体例?”
张文远看了一眼梁五郎,又看了一眼宗府尹,最后看了一眼高克疾,朗声说道,“管理黄河水患是一个综合性的题目,不能简朴地从‘疏’和‘堵’来动手。”
梁端及时插话道,“求之,快说说,你有何体例?”
他说了一堆,世人却听得一头雾水,黄公子问道,“求之,你说的‘黄土高原’在那边?”
张文远也没在乎,呵呵地笑了笑,“既然不能治本,那就只要治本了!”
“胡说!”宗府尹终究听不下去了,呵叱道,“河套和陇西都在西夏人手里,如何去植树造林?再说了,都去植树造林了,地无产出,何故养民?当真是墨客之见!”
张文远道,“悬河也叫地上河,普通的河道水位都低于空中,如果河道的水位比空中还高,就叫悬河或者地上河。就比如现在开封府,黄河河堤高出开封府一大截,这类环境是非常伤害的,一旦决堤便是一片泽国。”
宗府尹终究忍不住了,问道,“为何水流快一倍,搬运的泥沙就能增加64倍?”
梁端赶紧替他得救,“求之,你这一策现在行不通啊!”
到了神宗朝,拗相公王安石下台,再次提出黄河东流的国策,然后工程立顿时马,固然拗相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恐惧勇气,但人毕竟不成胜天,新河道仅仅保持了两个月就再次决堤。王安石毫不泄气,再次征召民工堵塞北流河道,疏浚东流的二股河,两年今后项目完工,但仅保持了半年,河道再次决口。
“疏浚河道”在场的人都能了解,但“束水攻沙”是个新词,他们又懵逼了。还是梁端代他们问道,“何为束水攻沙?”
听了梁端的话,宗府尹不由得哈哈大笑,“既没法解此危局,又何谈经世致用之学?”
张文远看了他一眼,苦笑道,“恩相有所不知啊,按照流体力学的实际,流水的搬运才气与河水流速的六次方成反比,当流水的速率增加一倍时,搬运泥沙的才气就会增加64倍啊。”
一句话把统统人的嘴都堵上了,梁端看了一眼张文远,内心尽是无法,而郭四郎倒是一副幸灾乐祸的神采,只要巩庭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宗府尹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底子没重视这些细节,围观的士子们也和他一样,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听他说了这么一个征象,都表示没重视、不晓得。见世人都不晓得,高克疾赶紧开口道,“世人都不晓得,你又如何晓得,可见是在胡说,还不退下。”
梁端问道,“你说的陕西和山西我大抵晓得,甘肃我大抵也晓得,当是甘州、肃州一带,也就是陇西,这内蒙又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