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边关告急[第2页/共3页]
汤思退闻言后背发凉,咽了咽口水道:“金兵犯境乃郕王之意。臣愿亲往金军大营,与金人谈判。若其得知郕王败露,定会不战自退。”
“报!六百里告急军情!”一名风尘仆仆,浑身泥泞的信使在殿外呼喊,只见其手持手札翻身上马,函件上顶风飘荡三根羽毛,这便是“羽檄”。世人见状,纷繁让道,不敢禁止,信使不敢有涓滴怠慢,向着大殿奔驰而去。
玄灵子此前多次欲挺身而出庇护普安王,却被杨沂中以眼神表示劝退。杨沂中早有应对之策,故而将玄灵子这张底牌留到最后。幸得杨沂中老谋深算,玄灵子才未提早透露,不然不知郕王又会使出何种手腕,做最后的困兽之斗。
郕王瞋目圆睁,死死盯着玄灵子。方才那奋力一击,饱含着心中的肝火与不甘。他千万没想到,玄灵子竟一向埋伏在大殿之上,本身竟毫无发觉。郕王尽力一击,却因筹办不敷,被玄灵子打了个措手不及。此时的他,双手不住地颤抖,气味混乱,身负重伤。
天子双手颤抖着接过“三羽檄”,缓缓翻开,他深知,能以“三羽檄”来通报军情,必是最为告急且不听担搁的军情。天子拆开信封,快速浏览一番,眼神刹时慌乱。信乃鄂州守将所书,信中称金军两日前拂晓时分,于鄂州火线陈兵三十万,意欲图谋鄂州。鄂州地处荆襄咽喉要塞,乃江汉平原之流派,且江汉平原为首要粮食产区,一旦失守,千里膏壤便落入敌手,大宋将无粮可用,无兵可战。不但如此,鄂州亦是东西南北通衢要道,一旦沦亡,便使大宋首尾难顾,金军可顺江南下,直捣江南,危及杭州城。
所谓“羽檄”,乃告急军事文书,以函件上羽毛数量辨别告急程度。面前信使手中的“三羽檄”,便是最为告急的军情战报。信使马不断蹄,人歇马不歇,日行五百里,从边关一起赶至都城,沿途州府皆一起放行,不敢有涓滴担搁。
张浚双手接过函件,亦被信中内容震惊。他沉着阐发后,上前一步,向天子禀报导:“陛下,鄂州眼下另有守军五万,由韩家宗子韩彦直统领,金军一定能等闲攻破。且现在正值寒冬,金军粮草不继,难以耐久。虽不知其出兵企图,但只需死守城池,金军久攻不下便会撤兵。”
郕王收回一阵狂笑,面露滑头道:“哈哈哈,天真!青云观竟都如此天真!天子怎会放过我!但本王毫不束手就擒!本日即便鱼死网破,本王宁死!毫不投降!”说罢,郕王嗓子一甜,单膝跪地,单手撑地,一口鲜血喷涌而出。
目睹郕王口吐鲜血,天子放下心来,挺直身板,上前道:“赵恒,你莫再挣扎,统统都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