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狂生[第2页/共3页]
累归累,但评卷还是要好好评的,毕竟他朱笔一勾,窜改的便是一个学子的运气。
若你通篇都是平常之言,大义凛然,却无一个实际的观点与结壮可行的思路,那对不起,你能够滚蛋了。
“去冗者,去除多余之职员、机构也……”
吴夫之读罢,愣在了原地,
“你如果再气老夫,老夫是当真不给你过了。
接着,他又拿过了下一张考卷。
吴夫之又抬起茶杯喝了口水,他来兴趣了。
“八策?”
“……观我大宁国势如烈火烹油,稍有不慎便有颠覆之势……
如何,老夫不配看?
“谁给老子安排的这破活……”
读到这里,吴夫之摇了点头,还是是在说废话,他轻揉了下眼睛,叹了口气。
如此想着,吴夫之的朱笔毕竟还是落在了纸上。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是他数天阅卷以来,独一一篇能让他提起兴趣的文章。
“嗯?”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吴夫之捧起考卷,用手指细细地一行行摩挲着,眯起了他那双本就没多大的眼睛。
“辟土者,开开荒地,拓展耕地也……”
到当时,老夫再好生与你说道说道。”
“盖闻治天下者,如操舟于江海,善驭者则风涛不敷惧,失策者则覆溺可立待。今我大宁,承太祖之洪业,数十载之运营,虽大要盛隆,然隐忧亦存,不成不察也。”
主考官便是出自五姓吴家的礼部侍郎吴夫之了,上千名举子,上千份考卷,这是一笔浩大的工程,有同考官们先行阅卷,将其以为对劲的作品批上“取”字,送入吴夫之面前。
“吾闻,陛下励精图治,鼎新税制,赋税一法,吾亦有更好之良策,可惜纸短策长,此处临时不表。
还想殿试将你之策亲呈御前,回家玩泥巴去吧!”
这位读了半辈子书的读书人只是目光板滞般看着策论的最后一句话。
他有个风俗,经义如何倒是无所谓,他接过考卷便喜好看策论,在他看来,一个考生是否有真才实学,皆在策论中了。
从字体上他倒是看不出甚么,这些考卷全都是誊写官们誊抄以后交上来的作品了。
收卷、糊名、誊写,都在采律司颂部官员监督下停止,后再由他们将考卷一一复核,确认考卷上没有特别印记,厥后才会送入内帘由考官评阅。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好家伙。”
吾有八策,可一改大宁颓势,兴复承平。
注1:取自嘉靖十一年中壬辰科状元林大钦在《廷试策》中提出的八项除弊办法。
这考生将其八策在以后都留下了本身的观点与可行的实施计划,包括全面,详细入微。(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