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一首佛偈惊本座[第1页/共3页]
“如果我们老是固执于事物的表象,忽视了事物的本质,又如何能够洞彻宇宙之真谛,以达大彻大悟之境呢?”
只见那石碑上的笔墨如此描述道:与佛有缘者方能得见此文!
做完这统统以后,范真便一脸自傲满满的坐在青石莲台上面,等候着本身机遇的到来。
青石莲台当中,只见小和尚双手结印,对着外界的巨型石碑一指。
得此功法者,有望如佛祖那般,在数日以内大彻大悟,一举成佛。
然,佛祖为防此功法落入到心术不正之人的手中,以是还留下了一道磨练。
“哈哈哈……小子,刚才本座说你的口气太大,倒是本座冤枉你了啊!”
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现在的范真,脸上倒是暴露了胸有成竹的笑容来。
其在内心当中自傲地说道:
要想在这么短的时候以内,做出一首寄意深切的佛偈,对于普通的高僧大德者来讲,估计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请有缘者按照这一首佛偈的格局和寄意,做出一首近似的佛偈以作回应。
“菩提本无树,青莲亦非台!”
“哎呀!你小子实在是太合适做我佛门中的后辈了,那么,本座就马上将本身的顿悟之法传授于你。”
佛祖在分开此地之前,为与佛有缘者留下了一份大机遇。
只听其一脸沉醉的喃喃自语道:“妙啊!妙啊!”
答题体例:用神识为笔,将本身所做之佛偈,写于此石碑之上,便可。
青石莲台当中,佛祖所留下的那一缕神魂——三尺青铜小和尚,闻声范真如此一说,忍不住的撇了撇嘴,内心当中非常不屑地暗道:
说到这里,范真的脸上暴露了一股有些不尽如人意的神采来。
“菩提树、青莲台、灰尘,这不过就是万物的一种表象罢了。”
“如此一来,便能大彻大悟,登时成佛,此即摆脱之大道啊!”
有高僧大德者曾在此地留下佛偈一首,曰:“身是菩提树,心如青莲台。不时勤打扫,勿使染灰尘。”
我所作的这一首佛偈,通过这一道磨练,应当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七万年前,圣僧乔达摩于此地悟道成佛,是为佛祖。
“如此一来,天然就能够时候保持身心上的清净和有为,让本身的身心染不上一粒灰尘。”
“此偈暗合佛门四大皆空之真义,其寄意的确要比我所做的那一首佛偈更高一筹啊!”
以是下一刻,只见范真不慌不忙的喃喃自语道:“身是菩提树,也就是说,修佛之人的身材,要像一棵憬悟的聪明树那般,具有极高的悟性。”
“心如青莲台,我想,这一句的含义应当是如许的:佛家后辈的心灵,要向佛祖在此地打坐的青石莲台那般,清澈敞亮,一尘不染。”
两刻钟,也就是30分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