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沈括三[第1页/共3页]
在大男人主义流行的当代,沈括被家暴也只能忍气吞声,由此可见沈括脾气的脆弱了吧。
喜好宋吹请大师保藏:宋吹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七月,沈括被罢去三司使、翰林学士,贬为起居舍人、集贤院学士、知宣州。
在王安石第一次被罢相和复相以后,王安石今后对沈括的态度产生了根赋性的窜改。宋神宗对沈括的才气仍然非常赏识,但王安石以及新党中人对沈括则非常不满和不屑,王安石乃最多次当着宋神宗的面骂沈括是“壬人”(小人)。
元丰五年(1082年)蒲月,沈括与副使种谔奉诏条陈制夏方略,提出进取横山以筑城、以地理上风直接威胁西夏的计谋主张,宋廷派给事中徐禧前去鄜延路节制军事,共同申议。
梁师成要抨击沈括以及家眷还真不怕新党会为其抨击,因为沈括一样也被新党所嫌弃!
玄月九日,西夏出兵三十万攻永乐城,曲珍忙报知徐禧,徐禧统兵两万五千往援,令沈括留守米脂。因为兵力相差差异,宋军得胜,夏军乘胜围城,截断水源,永乐城危在朝夕。沈括率兵一万前去援助,被夏军阻在永定河岸;又羌兵八万攻击绥德,沈括衡量利弊,决定舍永乐而保绥德。种谔因反对筑永乐城遭徐禧架空,心胸宿恨,遂以守延州为名回绝出兵得救。
元丰元年(1078年),神宗筹算起用沈括为知制诰、知潭州,蔡确再次上书,指责沈括“几次无常、附会大臣,被贬不敷一年,不宜擢升”,诏命被撤回。
熙宁十年(1077年),侍御史蔡确以凭借大臣(吴充)、越权言事(免役法归司农寺卖力)、前后态度不一等来由弹劾沈括。
八月,神宗降诏徐禧总领筑城事件,命沈括将帅府移到鸿沟,以布施军用物质和救济。
元丰五年(1082年)十月十七日,宋廷以沈括“议筑永乐城,敌至却应对恰当”为由,贬为筠州团练副使,随州安设。
面对悍妻,下属,沈括是一退再退!
熙宁九年(1076年)十月,王安石罢相,吴充继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沈括到丞相府汇报政务,吴充问及免役法,沈括建议减免贫民的役钱,吴充附和并上疏汇报给神宗。十一月,沈括再次上书要求减免下户役钱,并建议朝廷将旧有的差役法和现行的免役法有机连络起来,实施“差雇并行”。
七月,沈括建议筑城石堡、种谔发起银州、徐禧主张永乐埭,终定为永乐城。
另一名新党核心人物吕惠卿,也是大肆打击沈括。连宋神宗都说,吕惠卿“每事必言其(沈括)非”。
沈括的第二任老婆张氏,淮南官吏张蒭之女,骄蛮凶悍,常常叱骂沈括,乃至拳脚相加;在秀州时,张氏还常去官府控告他。有一次,张氏发脾气,竟将沈括的髯毛连皮带肉扯将下来,后代们捧首痛哭,跪求母亲息怒。在张氏的虐待下,沈括在定居梦溪园的第四年生了一场大病,而后身材越来越衰弱,常自叹命不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