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给他锦上添朵花[第2页/共3页]
“迟老爷可敢立下字据,白纸黑字写下池七的出身,证明她就是你迟家女?证明迟、楚两家的婚商定的是我与她,而不是迟明珠?”
不过楚宴既然不是要休妻或是和离,而是只要迟家出具一份迟学海亲笔写的身份证明,宋懑成心交友楚宴,也就不介怀给他雪中送点碳,锦上添朵花。
秉承着谁也不获咎的原则,他转头问楚宴,“楚宴,迟学海的话,你可听清了?”
反观堂中的迟家六口,除了迟学海在面对楚宴时,尚算游刃不足,吴氏和四个后代在楚宴面前连头都不敢抬,细看还能看到他们的腿在抖。
你若偶然攀亲,大可与楚某言明,楚某又不是非你迟家女儿不成。
可你们的三书六礼皆走完了,嫁奁和压箱银,我与夫人也未少了小七的。
迟学海如果不瞎,他就是让次子娶了迟明珠,迟家现存于朝堂的权势也没多少能够供他差遣了,哪有借迟家做踏板,与楚宴搭上干系,借以开辟新的人脉好?
楚宴本也不是来跟迟学海争池七是不是他亲生女儿的,以是冷着脸道,“都说无风不起浪,楚某分开青山镇固然已有十年,可尤还记得当年迟家就只要一个女儿,那女儿姓迟叫明珠,可不是甚么迟七。”
赵兴凯给了迟学海一个“干得标致”的眼神,内心却在骂他傻逼、眼瞎。
不待迟学海发话,就有机警的小丫环如箭普通小跑出去,取了笔墨来。
迟学海说完,还冲堂上的县令宋懑和县丞赵兴凯拱了拱手,道,“还请两位大人明鉴,这骗婚一事纯属子虚乌有,这就是个曲解。”
晓得楚宴手里没有证据,迟学海提及谎来就更安闲了。
“好,那就立字据为证。”
在场的几个男人会商池七的身份题目,却谁都没问池七定见,也让池七体味了一把她跟迟学海博弈那会儿,楚宴在中间当背景板的感受。
迟学海自认在人前从未露过“池七不是迟家女”的口风,是以叫冤也叫的特别有自傲。
那边宋懑听了迟学海的一番话,倒也感觉他说的有理。
他就从池七出世开端写:为甚么不被人所知;为甚么百口放逐也没被涉及;迟家老爷子为甚么与楚家订婚;一篇几百字的身份证明写的扬扬洒洒,声情并茂。
赵兴凯之前没见过楚宴,不晓得他身上的气势如许盛。
迟学海到底是文人出身,楚宴要求他写一份池七的身份证明。
小人一家六口虽幸运最后走到了幽州,可订婚信物倒是早就拖人送去小女手中。
池七到底是不是迟家人,在场的明眼人单从边幅上都能看得出来。
现在非论谁去衙门查迟家的户籍,迟七都是迟家的次女。
宋懑眼中闪过一抹恍然,倒是看破不说破,痛快的一拍桌子,笑道,“来人,送笔墨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