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古董行情[第2页/共3页]
比如一把青铜剑不值钱,但只要青史留名的人用过的剑,其代价就不容小觑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剑身刻有“越王鸠浅自感化剑”的鸟篆铭文,说实话这把剑在青铜剑中很亮眼,但不是顶峰,可仆人牛逼呀,比起越国,人们更熟谙越王勾践留下的卧薪尝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等汗青典故。
很少有人听过祺祥的年号,1861年,咸丰帝崩于热河行宫(第二次鸦片战役,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咸丰带媳妇去热河出亡),临终前遗诏独一的皇子载淳即位,军机大臣制定次年改年号为“祺祥”,千万没想到咸丰帝死了没多久,慈溪就结合奕?策动了辛酉政变,祺祥的年号被拔除,因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共同治国,改元“同治”,以是祺祥重宝根基上没在市道上畅通。
听到这,四驴子不悦道:“啊?一件才这点钱,那挖出来三四百件才气卖一个亿呀?”
我喃喃道:“那我们啥时候才气还上三千万呀。”
比兵器贵一点的是货币,货币的代价首要看存世量,比如两千多年前战国期间的燕国货币燕明刀,存世量大,一枚的代价就几百块,一百多年前的清末祺祥重宝,一枚的代价在四百万,就是因为存世量少。
“卖谁呀?你找获得卖主吗?卖主敢在你手里买东西吗?卖主甘愿多花一半的钱去找经纪,也不会低价在你手里买东西的。”
“然后呢?”我孔殷问。
“胡扯,两千年初的时候,湖北有一伙盗墓贼挖出一套汉朝的金缕玉衣,卖了一百七十万,在盗墓界都算是天花板了,少看网上吹嘘,都是博眼球的。”
“不是,我看网上说,一个诸侯墓能出好几个亿的东西呢。”
先说浅显的,商周期间兵士兵戈用的兵器、青铜戈、青铜钺,这类青铜器上至商周,下到先秦,大型的古墓兵马坑里都会有,存世量大,代价根基上都在十万以内。
“能够如许了解,不过不是你那样算的,古玩商拿到青铜盨先洗白,最简朴的,通过渔船把青铜盨送到南海,交给越南船只,然后经越南运到美国,到这才算完成了第一步。”
先不说这把剑能值多少钱,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这把剑需求去日本展出,出国得找周总理特批,以是,其代价就不消多说了。
“卖给不差钱的人呗,放在家里当个摆件,过个几十年再脱手,如何着也比把钱存在银行里赚很多,或者卖个像黄老板那样的人,卖古玩投其所好,送礼好办事,一些不能送钱的事,送个古玩作为媒介,两边都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