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清话事人 - 第394章 俘虏太多,放还是杀?

第394章 俘虏太多,放还是杀?[第3页/共5页]

吴军了望车发明。

营地背靠河道而设,三面由一道浅壕和一道矮墙环抱,炮口对准营内。

但隔着三四十丈,箭矢能力就小多了。

怕是本身这边的族人饿的连弓弦都拉不开。

皱眉道:

现在全须全尾的只剩下2000人,另有几百号伤员在大营里躺着等候运气的讯断~

把守俘虏需求兵力,喂饱他们也需求人力。

忍不住扭头问道:

没构造的1万人,就是1万个会用饭会干活会说话的夫役罢了。

咻,

次日拂晓。

了望车上的了望哨伸长了脖子,直勾勾的望了半天。

1艘海军火力援助舰藏在芦苇荡里,在溃兵泅渡时才划桨驶出,向四周猖獗倾斜霰弹,几次碾压。

索伦残兵千余骑跟着他的军旗乌泱泱地跑向西边。

海兰察沉默清算箭矢,说道:

等下去是慢性灭亡。

……

“我晓得!”

“伱说他们这会在干吗?”

军事胜利只是一半,扫荡淮南才是另一半。

残剩炮手胆怯,忙回到炮位。

萨尔哈眼眶通红,慎重地一拱手~

西水道的浮桥被吴军堆积了放火质料。

“天佑吴国,海兰察死定了。”

说的直白点,就是:杀人、抢(士绅)钱。

苗有林想的是,

扬鞭催马,带着残部1800骑向北疾走。

“督战就是杀人,看不惯就杀呗。”

“啊?”

那清廷只要收拢残兵,立马又是一支成熟的军队。

军队和百姓不是一回事。

刘黄通负伤,仅带500余人狼狈度过东水道消逝在了夜幕中,没来得及下河的数百人立马弃械,跪地做了俘虏。

林淮生目睹,长长舒出一口气,暴露了本日的第一抹浅笑。

只要清军突围,一把火焚毁便可。

分开江西疆场,到达江北才规复到6000人体例的第1调派军。

刹时,

这么多的降兵,如果个人编入第2军团还得了?不成能的事情。

四周人麻痹的看着这一幕,却不知何意。

海兰察侧耳聆听了一会西边疆场的炮声,这才想起是李久霖的炮队还在对峙作战。

放又不能放,用又投鼠忌器。

以后,

又有受命声援的近卫军团1个营闻讯赶至。

宁古塔副都统萨尔哈将这一截辫子塞进怀里,翻身上马。

“都统,给部族留点骨肉吧。”

酒肉和女人,呼之即出。

东大营的守军依托工事用火枪和大炮打出了不错的战绩。

……

但碍于甲士营前面两个火枪方阵的威胁,他们不敢过于靠近~

索伦人发作出野人的凶悍,猖獗倾泻各种箭矢。

听了这话,

清廷组建的5万淮西新军,死伤过半,余人做了俘虏。

被人围困在空旷地里,身边没有一颗粮食,越等越饿,越等越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