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乾隆:重压之下,朕要南巡![第3页/共5页]
不知过了多久,
“此人供述按照兵力和战役成果推算,吴贼军队的气力靠近撒克逊的正规陆军,在欧陆也能算二流陆军。”
“那就好,那就好。”
“朕问一句,你翻一句。照实翻译。”
“湖北、湖南、江西、福建4省之赋税赋税暂不必上交。处所上可截留用于剿贼。多修壁垒,多驻坚城,多募兵丁。4省亦可自行制造枪炮。”
乾隆悄悄分开。
“这些都是临时办法,可解燃眉之急。但赋税?”
和珅拱手道:
于敏中眼睛浑浊:
“待海贸翻残局面,外洋的白银就会山呼海啸般进入国库。现在,寡人需求的只是时候!”
3000万两,大有可为。
理藩院尚书嗅到了一点风声,但绝对不敢多事,遂遵循普通流程抚恤、让死者儿子顶班。
“朕另有一点顾虑,百姓可堪如此承担?”
“朕想不通~”
看来在牢里被折磨的够呛,毫无当初的傲慢矜持。
“交给外务府找间屋子囚禁起来,一日三餐普通供应。不准任何人和他交换。”乾隆走出2步,又叮咛道,“兹事体大,阿谁通译~”
“你觉得我不想封闭?封不住啊。”和珅急的嘴上都是大泡,“流亡的士绅、百姓、大运河的贩子、船夫,另有直隶绿营的溃兵把动静传的沸沸扬扬。河南、山东、直隶官到处疯传。”
“遵旨。”
……
李郁感慨,以目前的盘子预算,
“朕思虑再三,欲再次南巡。”
只见平素非常端庄的王后好似在西山草场骑马那般,伸开双臂,紧绷如弓,青丝后垂。
……
可大清朝的海军气力不如人~
“臣妾估计,在本年年底之前国库存银在300万两到500万两之间盘桓,想必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和珅,你起来。”
“更严峻。吴三桂兵锋最盛的时候也没能太长江,并且江南赋税重地一向在朝廷手中。吴三桂的优势是缺粮饷、春秋大。而这两点,刚好是李逆的上风。”
和珅不愧是最懂乾隆的臣子。
乾隆俄然冒出一句:
“主子各式支应,确是开消太大,进项太少。近5年国库存银每年愈降。主子请皇上派员进驻户部银库查账。”
万岁声响彻云霄。
“朕的银子呢?”
“本年整年,文武官佐薪俸支出估计290万两,兵士的抚恤军功安设银估计支出190万两,军费直接直接支出估计320万两,皇宫修建支出31万两,衙署办公支出20万两,产业质料支出72万两,补葺城防支出30万两,新建军事修建(炮台关隘船埠)支出25万两,新建仓储修建水利工程支出38万两,其他各项支出合计80万两。”
她晓得明天是个好日子,宜耕耘,宜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