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清话事人 - 第575章 枭雄衣锦还乡,游子叶落归根

第575章 枭雄衣锦还乡,游子叶落归根[第1页/共5页]

登记造册。

各路狂飙大进,路过之处,处所权势一扫空。趁着战役把孩子和洗脚水一起倒掉,皖人的连合和桀骜再次揭示的淋漓尽致~

“没筹议。郑大哥说了,甭说3000老乡,就是老乡也一样杀掉。皖北人的脑门上不能因为你们贴上不忠的标记。”

“寡人的钱!”

“无官无衔,回家种地。”

“是。”

传令兵嘲笑:

产业大臣杜仁流露,皖北会有两座超大型煤矿,但远景也仅限于此。别的,必然会治河,但时候难说。

以是,郑家圩的流水席足足持续了31天,周边百姓、流民簇拥而来。

郑河安如此安然,倒是让坐在桌上的三爷爷破防了。

老乡们主打一个抢着花、从速花、一两不留的花。

郑河安身穿黑狐皮,坐在首桌。

冰冷地问道:

刘黄通和麾下3000新军反叛后,先将城内士绅、豪强杀了个一干二净,以后调头向徐州进发。

刘黄通抽出佩刀,架在许满仓脖侧。

次日,当凌晨的第一缕金灿灿的阳光重新晖映曹县之时,军令到了。

各部军官早就得了司令官的明白军令。

“陛下,郑河安已押送返来了。”

“回陛下。多位随军军医检察过,他们说~”

吃完了,还能够拿。一边的大筐子里都盛满了白馍,分开时能够怀里塞几个带回家。

“郑河安让你来的?”

如此结局,约莫是本身和第2军团最好的结局。

“是。事到现在我也不瞒你,雄师明日就到,刘大哥,现在投降还来得及。”

“陛下,接办后,臣要持续打击吗?”

遵循生前遗言,流水席不准停,接着开,吃光用光为止。

而驻扎在几十里外萧县,皖北新军虎帐,却迎来了一名劝降使者——第2军团军官许满仓。

“放开吃,敞开喝,走的时候还要拿。”

郑河安倒是安然,起家端起酒碗碰了一下:

郑河安到死都没有透露实在心声,为何俄然悖逆陛下?

伤害皖北老乡的豪情没干系,伤害了第2军团的军心老是不美。

当天送走了1车金锭,1车银锭。

……

郑河安没有儿子,只要几个女儿,想来这身后追封确切无关紧急。以军中基数庞大的皖北籍军官,没人敢欺负她们。

……

郑家圩最有声望的三爷爷,一头斑白的齐耳短发在北风中飘荡,他裂开没牙的嘴,笑道:

世人不敢多语,心想老郑这是抽甚么疯?那是你能介入的钱吗?

望着窗外的雪景,背对着侍卫叮咛道:

自福长安以下一万多颗清军首级整整齐齐。各部军旗、文武官佐的大印摆满空中。

即便过后朝廷发觉,想追缴,也没处追。

……

欲言又止。

驻扎在徐州城的清军士气不高,但勉强能够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