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苏联战车?(上)[第1页/共3页]
即便唐亮没说,杜聿明还是一眼看出这辆战车有较着的苏系气势——低矮、正面窄、车体长。
就是比起苏制“九吨半坦克”(即T-26B型坦克)也丰富很多。
长宽高增重比例大抵上是1:1.75:2.2。
“八路军总部都同意了,我还挡着当好人干啥哩?”
是以按这个“铁律”设想的苏联坦克在满足根基技战术目标时,优先考虑拉长坦克,而不是加宽或加高坦克。
不提这一小插曲,唐亮接下来干脆顺着杜聿明的话头,不竭指导他比较面前的【58式坦克】和【T-26B坦克】的异同点,成果这么一番交换下来,杜聿明越聊越感觉面前这辆坦克实在跟本身来之前一向在摸索练习的【T-26B坦克】有诸多类似之处——的确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普通。
“战车内部各个成员间电话联络体系,兵器弹药的安插位置,几近与苏联‘九吨半战车’风俗分歧。”
一头雾水的唐亮搞了好半天赋明白杜聿明说的本来是T-26B型坦克。
“这火炮口径真有85毫米?”
呼应的,苏联在二战时挑选培养坦克兵有个首要的要求——身高在160-170厘米之间,以适应坦克高度;这就导致苏联坦克兵比拟西欧坦克兵如何看都感觉身材小了一号。
“这辆战车究竟与苏联有何干系?”
只是当杜聿明当真钻入【58式坦克】好好摸索一番时,唐亮俄然一拍脑袋:
第一次看到【58式坦克】的杜聿明忍不住将手放到了坦克上,手掌悄悄的拍打着坦克车体,只收回沉闷的嗡嗡声,如同拍打在铜狮子上普通;与以往拍打英制维克斯坦克时收回的宏亮声响完整分歧,可见坦克的装甲厚度实在比维克斯坦克厚了很多。
喜好抗战:我们的59在进步请大师保藏:抗战:我们的59在进步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一刹时唐亮非常悔怨,本身如何利市贱把吊挂给进级了呢?
“这就是你们的战车?”
杜聿明心中的疑窦越来越大,终究他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至于那门坦克炮,杜聿明都不消把手伸进炮管里摸一把,都能晓得这玩意口径有多大——杜聿明在第25师关麟征部下当副师长的时候,没少到师属炮虎帐那儿跟浅显炮兵体味火炮知识,对75毫米山炮但是见多了,对唐亮的战车炮口径一眼就晓得比山炮口径又大了一圈。
至于苏联人看到这辆【58式坦克】会有甚么反应,唐亮可就不在乎了。
只是杜聿明下一句话让唐亮顿时放心很多:
“九吨半战车?”
这个调剂与在汗青上一个T-34改进型号,即T-34M这个改进型号所做的调剂是一样的,因为苏德战役并未如苏慈宗所预感在1944年今后才发作,而是提早3年发作,因此为了不滋扰T-34坦克的快速出产,T-34M坦克终究无疾而终,不过他的技术实验成果为厥后的【T-43坦克】和【T-44坦克】所担当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