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山寨版四组一队(上)[第2页/共3页]
鬼子想拖时候,而八路军则想加快作战过程,两边都在跟时候抢进度。
《东北三年束缚战役军事质料》如许评价17师:
在此期间火力组的坦克和步兵则为突击组和爆破组供应火力保护,重点是要打倒鬼子的反突击。
穿行于修建物内部的八路军,反而能够获得修建物的有效讳饰与庇护,使鬼子打无可打,防不堪防,从而化王安镇地形的倒霉特性为无益特性,紧紧把握住城镇攻坚战的主动权,真正达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最高战术境地。
而后在锦州战役和天津战役这个师被东北野战军司令部直接把握,专门投入都会巷战,都阐扬了极大的感化;特别在天津战役中,128师从城西主攻方向插手纵深战役,终究以伤亡仅54人的藐小代价歼敌8441人,缔造了都会攻坚战歼敌多、伤亡小的古迹。
虽说现在八路军步兵与坦克的共同还不敷谙练,不过鬼子们临时搭建的工事仍然敏捷丧失。
固然这与束缚战役时所推行的以火药包爆破为核心的“四组一队”,兵力构成上有较大的差异;不过这不过是以坦克的炮弹替代火药包罢了,固然坦克的柴油发动机响声震天,比起汗青上的“四组一队”动静大了很多,但是毕竟是第一次将此战术投入利用,八路军指战员当然还不甚谙练,但是鬼子们打起来就更懵逼。
每个进犯步队由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援助组四个组构成,核心是卖力用坦克炮炸墙的爆破组,其他三个组都是为爆破组的行动供应保护,各个小组各分其责,任务和战术行动简朴了然,哪怕一分区对这类新奇的战法不过练习了3天,目前看打的也算是有模有样。
八路军毕竟对王安镇地形更熟谙,在战役挑选之初便已经选定了冲破口,主动挑选任何一个最无益于反击的地点,从修建物内以持续爆破的体例一一炸穿墙壁,肆意穿行于修建物内部,能够自在挑选任何一条最无益于毁灭仇敌的打击线路并达成战术诡计。
而轻机枪可不是谁都能平端着拎出来作战的。
——总之,这类战法是能够敏捷复制和练习的。
很较着,这一战术置鬼子的苦心孤诣于无用之地,底子避开了鬼子的火力网点、圈套、粉碎与停滞物。
“这个战术竟然如此有效?”
而17师及其下级的六纵,被公以为东北野战军中战役力最强的四个纵队之一——第一纵队(38军),第二纵队(39军),第三纵队(40军)和第六纵队(43军),而六纵则被东北野战军称为“攻坚老虎”。
战后天然被东北野战军专门召开集会表扬,并针对性改进了战术。
在上海作战中,国军两个连的坦克敏捷被鬼子干掉,当然是因为国军步兵不肯为坦克兵做共同,步坦摆脱的成果;另一个就是坦克顺着街道打击,实在太轻易被鬼子集合掷弹筒、92步兵炮、山炮等重兵器摧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