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撤军(中)[第2页/共3页]
合法唐亮筹办北上挖呀挖呀挖的时候,一封告急电报发了过来,让唐亮由不得一惊——莫非又产生甚么糟糕的事?
李白二民气中更是愤怒,早干吗去了,早把这些救兵提早半个月调来,倒是能实现这个打算,——现在?说甚么都晚了。
“想拖到我们同意他在淮河以北打一仗呗。”
“不管他下不下号令,我们先派人把后路守住,别到时候后撤一团糟,跟淞沪会战一样。”
“也好,这个态势,薛岳应当能看出来。”
作为第五军分区政委,邓国决定让大师好好议一议,以他的军事和政治嗅觉,此次的军事变更毫不会仅仅是筹算加强第五军分区的气力——如果要声援,也没需求从120师抽人,光晋察冀军区的第一军分区兵力就很多,抽出一两个主力团到第五军分区便可,底子无需如此跨区搞这么大的行动。
60军也为此支出了惨痛的代价,4万余人的军,历经多次弥补后,捐躯已经超1万3千人,另有5000多人负伤,12个步兵团打的只剩5个步兵团,伤亡过半。
不管是否有联络,起码得先从命号令,因而唐亮只能仓促告别杨支队长和吕司令,带着坦克大队和冀中游击队领导,缓慢向第五军分区赶。
“鬼子已经从徐州北、西、南三个方向杀来,以鬼子战力上风,我徐州军队已不占上风,若不尽快撤离,恐全部徐州地区的军队都将被毁灭。”
“这是要包抄第五战区身后,就看第五战区撤兵程度如何了。”
“第一战区不是成心让薛岳批示一部分中心军嘛,提早跟他联络一下,提早做共同。”
而第十六师团则于更早时候从微山湖北端绕过,直插微山湖西南,明显在向对国军第五战区停止深远包抄。
“全军之计,最忌猜疑,他既不命令撤兵也不命令增兵恪守,到底想干甚么?”
只是——鬼子第14师团的渡河与要求唐亮的坦克大队告急赶去第五军分区有甚么联络没?
……
幸亏两人非常果断,哪怕郑三发子再如何不乐意,仍然对峙撤兵,最后关头乃至要让郑三发子手写军令在徐州决斗;对于这类给郑三发子挖坑的行动,郑三发子秃天然不成能再跳出来。
题目是鬼子南北两路的意向很较着就是要以钳形守势,在徐州以西地区会师并截断陇海路,与其将生力军投入徐州,倒不如放在陇海路上,确保这条生命之线的通畅。
……
现在只剩最后一条路——从速后撤。
“延安来电,坦克大队马上起应在5日内赶到第五军分区。”
眼看本身的运营直接被李白二人反对,郑三发子很不欢畅,这不是指着和尚直接说人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