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突入冀中(上)[第2页/共3页]
现在关东军的战车第一团哪怕获得了倭国本土的战车第一联队的职员和设备的弥补,也不过是获得了14辆【97式中战车】和15辆【95式轻战】的援助罢了,气力只规复了不到3分之一。
只是傅作义在抗战中搞摩擦环境如何?唐亮可就不清楚了。
“这类火力配置的战车底子打不穿八路的战车装甲,这个战车数量再多,也打不赢啊。”
而才气极强的傅作义仍保存在第二战区,作为阎锡山的部下作战,必定会如同八路军普通,被阎锡山极度猜忌;而跟已经获得独立行动答应的八路军分歧,傅作义的第35军要服从阎锡山的批示作战——成果实际上跟投闲置散没啥辨别。
“此次华北调派军也承诺出动配属华北各支军队的战车,必然要将八路的战车军队干掉,如果再加上我们手头的战车,总计能有150辆以上的战车。”
……
“华北调派军通过东京大本营来压我们出兵,并且是要我们将战车军队南调结合讨伐八路突入冀中地区的战车军队。”
而弥补的战车配置的战车炮但是跟都山之战投入的战车没啥辨别,这类战车突入疆场跟八路作战,除了能让八路刷到更多勋章外,还能有甚么实际意义吗?
要晓得八路领头的战车哪怕靠近到100米仍然打不穿的。
“我们8月份固然派了大青山支队挺进绥远,但是绥远只要我们的敌后军队,没有国军的正面军队共同作战,光凭我们的力量还是太亏弱了。”
对于参谋长米内光政的阐发,杉山元不肯同意,在他看来,这但是一个绝佳的机遇。
——一点都没有。
至于战车的弥补反倒相对轻易,毕竟倭国能制造战车的很有几家工厂,此前战车每年的出产数量少倒不是这些厂子没人手出产更多战车,而是陆军以为数量已经充足利用,没有追加订单罢了,如果全面动员起来,这些厂子出产坦克的数量短时候内起码还能翻一倍。
“那事不宜迟,我们要当即解缆,尽快在野战中毁灭他们,再晚他们可就缩归去了。”
“八路此次南下最大目标能够便是我军正在扫荡冀中八路的军队,应当立即将这些军队撤回石家庄、保定或天津。”
“向东京大本营发报,要求将关东军的战车军队一块南下,一齐参与对八路战车军队的围攻。”
“傅作义是果断抗战的人,他分拆出第2战区是功德。”
如果能全歼这支坦克支队,那么杉山元构造的冀东扫荡得胜的题目便不再是题目,完整能被此次胜利袒护住。
不过唐亮也不想管了,凡是八路战力再强一些,各路想搞摩擦的国军将领也总得衡量衡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