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科幻末世 - 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 - 第424章 车到山前必有路(下)

第424章 车到山前必有路(下)[第2页/共3页]

别的唐亮还今后前缉获的93式氧气鱼雷那儿获得了【93式氧气鱼雷逆向测画图纸】,也是以这张图纸跟此前在大沽造船厂获得的鱼雷艇图纸这么连续络,唐亮终究有了第一艘能够利用的鱼雷艇——【福龙号鱼雷艇】。

但是要拿下北平,不先扫清华北调派军主力,堵住北宁线和古承铁路,底子就不成能拿下来。

而“后代”俄罗斯联邦国防部中心档案馆,编号为CAMD RF 38--1420的档案中提到了一辆在库迪诺沃(Kudinovo)作战的T-70,此次坦克上足足坐了20人!

“不过这么搞人肉挂件,还是过于拼集了,如果有正规点的装甲运兵车就好了。”

毕竟这玩意相对便宜,一辆车含乘员合计需求大洋,13辆合计大洋;并且现在唐亮非常贫乏摩托化运兵才气,【SU-76G】和【SU-76M】能在车辆乘员以外还能塞6-8人,那就临时当装甲车用好了。

“首要任务一百:‘帮手从天津转移6400工人进入按照地。’”

而眼看八路不但有几十辆能力强大的坦克,更有上万步兵军队,从天津到塘沽到唐山,看好八路并挑选插手的人天然越来越多,竟然最后大大超出了两个军区首长的预感。

虽说苏联规定了轻中重型坦克的载员数量,但是实际利用时,那可真是能塞多少塞多少,比如T-70这类轻型坦克官方指导应当是5-6人,但是就曾经有过一张载了8小我的照片。

而中原在西南军事行动中,更是在59式中型坦克上用背包带把步兵绑住,一辆坦克捆上了20多人!

苏联在产量最大的T34坦克改进型上乃至特地设想了步兵扶手,就此还催生了一个特别的兵种:坦克马队。

毕竟唐亮的坦克竟然从59辆蓦地增加到80辆,这没法不让人动容,特别是此中12辆是150毫米“大管子”装甲车辆,这更是没法让人淡定了。

二战的苏联因为尽力将产能放在出产坦克上,其他的矫捷车辆包含卡车和装甲车都没大量出产,成果到1943年大反攻阶段,就发觉贫乏步兵保护的坦克很轻易被德国人击毁。

“北平的驻军实在是太多了啊。”

“坦克支队的坦克又增加了……”

两个军区的首长天然没法设想竟然有体系这类BUG存在,毕竟决定用火车北上后,不管是在天津还是塘沽,各位首长都倾尽尽力动员这两座都会师生和工人插手。

天晓得他们如何坐上去的,而更加牛逼的是,当代竟然有人尝试并胜利在T-70上坐了20人,固然里头有很多是妇女儿童,但是总得来讲这份记录是有必然可靠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