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造炮?(中)[第1页/共3页]
而水压机这玩意非常重,起码是几十吨重,乃至是上百吨重;固然115师政委不是机器专业的出身,但是也不是没读过技术册本,毕竟下水兵工厂和汉阳兵工厂都曾经从欧洲入口过2000吨的水压机,当初读书期间为了寻求救国之道,政委通读过晚清北洋的产业扶植项目,对水压机总归能有个大抵的体味。
八路军固然看着土,但是它的首要带领们留过洋的、上过海内大学的一点很多,别觉得能随便蒙骗他们。
毕竟火炮最重的部件之一就是炮管;炮管重量小了,天然就能更好节制整门火炮的全重,进步火炮的矫捷性——矫捷性也是火炮的首要机能目标之一。
虽说这门火炮重量比原版火炮重了80多公斤,由本来的212公斤暴增到290多公斤——当然射程也从2788米增加到3400多米;但是对当时方才进入束缚战役,重兵器仍然很缺的束缚军而言,增加的这点重量真不算甚么——总比没炮利用强很多。
回到迫击炮这事,虽说迫击炮在中原已经逐步将战线畏缩至国土第二棱线时也不是不能在野战中利用,但是毕竟迫击炮的膛抬高,炮弹砸到工事上的穿透力弱,哪怕是对于土木工事,都常常力不从心。
“没有水压机也无妨!”
“炮打紫石英号。”
“火车大轴能钻炮管用?”
中原本身能造的火炮跟外洋火炮的差异就此进一步拉大,火炮呈现严峻的代差。
“如何能够?除非你造的是迫击炮!”
进入到一战前后,跟着外洋火炮炮钢退化到利用碳镍铬铂系合金钢这类机能更优的炮钢质料后,造出的炮管更轻从而让火炮全重量大幅降落,大大进步了火炮的矫捷性;因为中原在同一期间进入北洋混战期间,出产火炮的技术再也没更新引进,因此火炮始终就保持在只能出产碳素钢炮管火炮的阶段。
统统初级将领们都深表迷惑,毕竟一个是铁轨上跑的,一个是疆场上用的,这差异也太大了吧。
“钻床?”
要晓得,炮兵但是精贵的技术兵种,可不能瞎折腾火炮。
“造炮要有炮钢,这玩意如何弄?”
没有水压机,拿甚么造炮?
这也不怪大师迷惑,而唐亮则是当初在北京的军事博物馆看到了“盖亮”炮非常猎奇,厥后倒是体味过这玩意的来源,才晓得这是为了修复一门1941年初缉获,前后端掉了鬼子200多个据点,1945年不慎炸膛的功臣火炮——【92式步兵炮】,终究是拿火车车头的大轴钻出来的。
毕竟有了拆下来的机床后,只要再把动力供应上来,造火炮别的部位都好说,但是有个首要部件是如何都绕不畴昔的。
当然看到了,多锋利的钻刀啊,拆卸的时候还特地叮咛大师千万重视,别把钻刀给弄坏了呢——不过钻床跟炮钢有啥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