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军工发展方向(十四)[第2页/共3页]
“各位同道,这个数据大师保密,不要停止记录。”
“国府是从奥天时买进高质量的炮身钢,在沪造82毫米迫击炮的根本上,改制胜利82毫米迫击炮,定名为民国20年(1931年)式82毫米迫击炮,于民国21年春夏之交开端托付利用。该炮初速196米/秒,射速9~20发/分,最大射程2850米,全炮重69公斤。可拆卸成三个部分,最重的部件为近30公斤。”
“可惜得去哪儿弄这门炮的图纸或样炮呢?”
而150毫米榴弹炮的射速普通也就一分钟5-7发,每分钟能杀伤的范围远低于120毫米迫击炮。
只是唐亮压根没想到的是本身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声音接了过来:
只是国府一贯的对兵工出产不正视,导致这门【120毫米迫击炮】的仿造品到1944年才完成定型,当然也呼应做了点窜,将重量减轻到212.7公斤(跟鬼子【92式步兵炮】重量一模一样),而炮弹装药量也呼应减少,只要1.2公斤。
归正按“汗青经验”,国府那儿对兵器设备的保密形同虚设,既防不住鬼子,也防不住八路军,乃至也防不住“后起之秀”的美国;汗青上国府要造原枪弹的诡计就因为美国把国府造原枪弹的研讨所所长策反了,成果国府的原枪弹打算敏捷胎死腹中。
唐亮至心是欢畅,有人帮手干“琐事”,但是便利太多了。
唐亮掐了掐手指——这才1939年2月呢,国府那边只怕也是刚把客岁兵工出产的数据统计出来吧,这刚新奇出炉还热乎着的东西也被八路军捞到手了?
更难能宝贵的是,这门120毫米迫击炮的重量原版法国货不过是250公斤摆布,苏联拿到法国牛人布朗德的受权后,改进后的【PM-38 120毫米迫击炮】也不过是275公斤,行列重量固然达到了1150公斤,不过只利用两轮运输小车时477公斤。
连核兵器这类本该是奥妙中的奥妙都这防备程度,唐亮毫不会高看国府对浅显兵工的防备水准。估计有上一阵子的时候八路军多数就能体味到这些数据了。
唐亮从速持续发言:
“这位是?”
“将来一段时候内,我们的炮兵仍然应当以迫击炮这类步兵伴随火力为主,虽说迫击炮的射击精度差,但是该炮布局简朴,易于保护,利用本钱很低;易于仿造,造价昂贵;该炮重量轻,又能够分化为多个部件由兵士背运。也就是说,只要兵士能走的处所,迫击炮就能够到,步兵永久都会有迫击炮的火力援助。”
“民国21年(1932年),位于南京的金陵兵工厂建立82毫米迫击炮厂,民国24年至26年(1935到1937年)共出产82毫米迫击炮1100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