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科幻末世 - 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 - 第709章 各有立场(上)

第709章 各有立场(上)[第1页/共3页]

“他一个南边人去掺杂东北的事干吗!!!”

成果第6纵队的几个带领发觉每天拆函件看函件的活计实在太多了,的确比图上参谋功课还累。

要想让中原甲士为苏联火中取栗,谁会这么傻?

“军统的人说……唐亮很能够不是东北人,乃至不是北方人,而是南边人……”

侍从们只能将这吐槽放在心底,是千万不敢直接说出来的。

题目人家唐亮就认死理要回东北啊,大师有甚么体例?

当然好处天然也很多,固然有些谍报伶仃放在那看不出是否是实在的,但是连络八路军总部和延安的谍报辅证,那就能肯定很多了。

“这都是他们第94军的‘私产’,天然要随身带着,哪像孙连仲他们发,火炮早就丧失的差未几了,剩下的迫击炮要带走实在是轻易。”

“我不明白,八路到底给了他甚么好处,让他如此断念塌地?”

物流老板一阵气结,100万大洋可不是小数量,固然全面抗战发作后,为了包管抗战军需,法币停止了超额印发,从而形成采办力降落;但是同期风行的银元采办力仍然还是相称不错的,一枚银元仍然能够采办16斤大米、四五斤猪肉或6尺棉布,以及120个鸡蛋。

此话一出,全部氛围仿佛都凝固了,也不知畴昔了多少分钟,只听物流老板一声吼怒:

归正投奔了国府的东北军将领也很多,郑三发子决定找几个东北籍将领劝劝他,刚好第6战区的第53军和第9战区的第49军就离第5战区不远,需求的话让他们坐飞机去宜昌也花不了多长时候。

只不过对于大抵晓得这场大战过程的唐亮而言,这倒是一次能够浑水摸鱼的好机遇;别的不说,趁着别人都不晓得倭国大本营实际上并不支撑关东军独走,乃至还给关东军下绊子的好机遇,顺势往热河北部和辽宁南部扩大按照地,完成体系的“建立‘冀热辽’按照地”任务,岂不美哉?

“物流老板,军统宜昌站已经刺探清楚了,到达宜昌的八路战车满是‘枪战车’,一辆‘炮战车’都没有。”

……

“总部的意义,仍然是让我们尽量统合国府第5战区的力量,争夺拖住鬼子在武汉的力量,为我军向东开辟新的按照地做筹办。”

因而唐亮急仓促便跳了出来:

当然这些匿名信五花八门,有劝唐亮别不知好歹跟倭国持续对抗的,信里还白送手枪枪弹一发;也有语气暖和,让唐亮早日归于国府统领,别持续跟八路一块混,没前程的;另有奉告周边鬼子谍报的;更有扣问唐亮是否婚配的……

但是作为从将来返来的人,唐亮天然晓得诺门槛之战,固然鬼子关东军一再试图扩高文战范围;但是苏联始终保持了复苏的脑筋,哪怕在最后总攻阶段苏军实际上已经将鬼子完整击溃,却没有以装甲军队停止追杀以进一步扩大战果,而是见好就收,同意跟倭国停止和谈,将战役扩大的苗头掐灭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