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 第172章 防武将廷议定和谈

第172章 防武将廷议定和谈[第2页/共3页]

书迷正在阅读:

不但如此,他还加开一场恩科,扩大了登科进士的比例,

众臣纷繁跪辞:“恭送皇上!”

曹变蛟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随后便被苏晴安排了住处,就此在沈阳静养起来。

只因作战旷日耐久,后盾布施不上,且所占敌城又需求分兵扼守,乃至兵力匮乏,粮饷不敷。

并且减免了陕西一地的赋税,让百姓能够疗摄生息。这些政策,内阁全数予以通过。

几位大臣们交头接耳,纷繁随声应和着说道:“是啊!这大明历经诸多磨难,内哄好不轻易才得以安定下来,现在眼看着局势逐步稳定,终究将近结束武人分权、把持一方的混乱局面了。”

远在都城的崇祯,得知这些动静后,当真是欢畅万分。

杨嗣昌说道:“这恰是臣建议持续搀扶黄台吉的启事啊!满清不但不能过分打压,还应当下旨让凌卫明退出沈阳等地。

而现在的崇祯天子则面露难色,一脸的无法之情溢于言表。

崇祯听了,思虑半天,不由怒道:“你是要做宋朝的秦桧吗?朕可不想做宋高宗!”

让两方相互管束,朝廷才气从中赢利。至于犒赏,朝廷不究查他们劫夺财物便已经是恩赐了,还想辽饷?的确是痴人说梦!”

崇祯感觉实在对不起辽东兵士,一甩袖子,道:“爱卿既然感觉如许做好,那就去做吧!可必然记着,不要把朕的大明给折腾没了!”

内阁现在杨嗣昌一家独大,他将贼军剿除殆尽,其“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剿匪战略获得了极大胜利,在朝中的阵容愈发强大。

曹变蛟听了,不由摇了点头,说道:“寄父,作为武将,我只求能够为国尽忠罢了。但是,我们这么等闲地放跑清兵,必将会遭到国人的鄙弃啊。”

他们深知,如果真的拿下黄台吉,九边的军事压力将会骤减,那些仰仗私运赢利的文臣武将必定会丧失一大笔支出。

臣等必将一鼓作气,将敌酋黄台吉、多尔衮等人献于御前。天佑我大明,皇上万岁千万岁。”

本来,此时的内阁首辅温体仁早已遭到别人的弹劾。据奏报所言,这位身居高位的大明官员竟然与那凌卫明来往密切,暗里里干系匪浅。

曹变蛟却有些不甘心肠说道:“寄父,现在清兵就剩下几座城池,数万兵马罢了,我们何不一鼓作气,将他们全数拿下?”

特别是杨嗣昌,他果断反对将黄台吉毁灭。只见他上前一步,奏道:“皇上,关外的察哈尔部、喀尔喀部,乃至满清内部也是派系浩繁。

“杨阁老,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啊?”崇祯向杨嗣昌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