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围炉三国 - 第152章 编修《汉书》

第152章 编修《汉书》[第1页/共3页]

蔡邕气鼓鼓的望了顾雍一眼,说:“我本欲将此大业,传之元叹,现在却要另寻别人了。”

“叨教教员高寿多少?”

喜好围炉三国请大师保藏:围炉三国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也正因为如此,蔡邕身为太史令,接此重担,仍能够在徐州书院就任,不必在邺城和徐州之间来回跑,把大量的贵重时候华侈在路途上。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初司马迁抱负的光芒,穿透了数百年的光阴,一向晖映在蔡邕的脑海中。身为文人,穷其平生,若能留下一部如《史记》般的煌煌巨着,便是死也可瞑目了!

但是,大将军接着说了一番话,却大大出乎了蔡邕的料想。

“教员估计新汉一统天下,尚需多少光阴?”

教员倘若还不放心,我现在就为师兄,师姐保得一媒,请献帝命令,让师姐嫁与师兄。让师兄有闲暇时候,参与编修《汉书》。”

“教员何其谬也。天下事情,男女各擅胜场,比如男耕女织,各有合作。然学问一道,却无辨别。谁说女子就不如男的!

蔡邕话未说完,陶响悄悄地抬了一动手,止住了蔡邕的话。

陶响哈哈大笑起来,弄得蔡邕有些莫名其妙。

新汉八年六月,顾雍随教员蔡邕来到邺城,新汉天子刘协亲身访问了蔡邕。并封蔡邕为太史令,兼任徐州书院院长。令蔡邕重新编修史乘《汉书》。蔡邕接此重担,泪流满面,悠长以来,蔡邕便以司马迁表率,发愤重修《汉书》。

“可你师姐终归是女儿身,恐有不便之处?”蔡邕早就考虑过了。编休史乘,是个浩大的工程,远非一人或几人就能完成的。

商朝武王皇后妇好,就连带兵兵戈,也都能胜任。且为我炎黄子孙,开疆拓土,不知凡几!无它,熟读兵法耳。

陶响又笑眯眯地问蔡邕:“教员,吾有一惑,不知该不该问?”

陶响一番话,可谓石破天惊。炸得蔡邕,顾雍二人魂飞天外,又惊又喜!

“老夫本年七十不足!”

“教员,您重新编修《汉书》,我尽力支撑,但需借元叹一用。元叹治政之能,非常人可比,吾为天下百姓,向教员厚颜要求。当然,元叹若无此意,吾也不强求!”

陶响又趁热打铁,循循善诱地说:“师兄有朝一日,如果能参与国度大事。对汗青的过程和一些平常读书人,难以打仗到的隐蔽之事,必定有分歧平凡人的观点。这对教员编修《汉书》,绝对是一个无益的助力。

蔡邕转过甚去,盯着顾雍。顾雍心机敏捷,转眼之间,已有了决定,伏下身去,朝蔡邕就行了一个大礼!

“教员,人生七十古来稀。您现在虽称高寿了,然新汉一统天下,尚需光阴,倘有朝一日,您驾鹤西去,然天下未平,您编修《汉书》的大业,又该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