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袁术称帝(三)[第2页/共3页]
新汉十年七月十一日,汉献帝刘协下旨,封陶谦为忠义伯。赠太傅称呼。配享太庙。立祠记念。并命令各地郡守,州牧,各地军队将领正职必须回徐州插手陶谦丧事。
阎象作为纪灵雄师的智囊,带领雄师迎战曹军。心知即便是反对了曹操雄师,那孙权雄师呢?办完陶谦丧事的新汉雄师呢?都能挡得住吗?挡得住一时,就能挡得住一世吗?何况,另有一个不承认扬州政权的庐江郡在内。
没过量久,纪灵军就收到了袁术即位为帝的正式文告。那一刻,阎象感受是天塌地陷。扬州完了,这是阎象的第一判定。
阎象这才慌了,忙联络一些在外作战的文臣武将,包含纪灵等,泣血上书,反对袁术称帝,并痛陈短长干系。但获得的答复只要袁术亲笔写的,几个冷冷冰冰的字:“军队不得参与治政!”
果不其然,不久以后,各路诸侯公布了讨伐袁术的檄文,纷繁传来。纪灵雄师,民气惶惑。也亏纪灵平常善待士卒,很有几分威望,不然纪灵雄师早就分离崩溃了。毕竟是四百年汉家天下,谁是正统的,谁是造反之人?百姓心中,都是不需辩论之事。
陶响一念至此,也拳掌订交,慎重其事地向贾诩行了一礼。道:
正如阎象的判定,三国野史上,曹操得知袁术称帝,大笑不止,说出了他那句在后代广为传播的名言,粗心是我曹孟德何其笨拙,竟然觉得袁术是当世之豪杰!
一时之间,偌大的新汉,乃至是汉中的文武官员,都放动手中的事情,仓促赶往徐州插手陶谦的丧礼。
远在扬州的袁术,听闻陶谦病故。新汉雄师停息了统统军事行动。大喜过望,连呼:“天佑仲氏。新汉罢兵,余不敷惧也!”
袁术从之。令纪灵,阎象率甲士,前去南阳。迎战大汉军。又令张勋,杨宏率甲士,前去会稽郡,豫章郡。迎战孙权军。
韩胤从速劝道:“陛下,新汉虽退,但伪大汉与交州两路通衢前来进犯,仍需警戒。请陛下招回纪灵雄师,分兵两路,前去迎敌为上。”
本来,新汉带头明发檄文,讨伐袁术,应抢先对袁术用兵才对。但因陶谦之故,给新汉一个绝佳的借口,推迟出兵。比如磕睡来了有人送枕头?本身不顺势而为,岂不是笨拙至极?
陶响正猜疑地望着郭嘉,又有几个声音前后响起。
不幸的是纪灵雄师,在庐江与陆康守军苦斗了多日,身心本就是怠倦不堪。刚回到寿春,还来不及歇息,又兵分两路,前去东南两个疆场。一时之间,军伍内,怨声载道,激流澎湃。
进了皇宫,陶响拜见了献帝。屏退了世人后,陶响才把大将军府的幕僚所献之策,告之刘协。刘协欣然应允。道:“前番大将军所言,丧事从简。朕就感觉过分亏欠令尊大人。现既然为令尊举丧,还可使吾新汉兵事更加主动。朕就要给令尊一个风景大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