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有人敲登闻鼓[第5页/共7页]
但敲了登闻鼓可就不一样了,如果实在需求诉状,就是帮手补齐诉状也必须得受理。
“凡军民词诉,皆需自上而下陈告,若越本管官司称诉者,即实亦笞五十,击登闻鼓申述而不实者,杖一百。”
一个个鲜红的指模让人触目惊心。
这个事情的受害者不止有他们三个,不说现在已经拿到了他们三个的状子。
如许的做法,朝廷看似是长治久安了,实在刻苦的还是上面的那些百姓。
这些耆老士绅在县里的德高望重,同县衙同治万民,他们所根据的便是商定俗成大家都遵循的品德。
老朱在位三十年所缔造出来的以酷刑峻法惩办贪墨安抚民气的大好局面,不能如此等闲就放弃了。
京师的府尹一样不好干。
这御史递上来的只要这些鲜红的指模,并不见有任何的只言片语。
老朱设登闻鼓是为了便利百姓告状的,但同时也为制止刁民无事生非而制定了呼应的惩戒办法。
第409章 有人敲登闻鼓
但,老朱和朱标的如许的设法倒是真的。
倒不是他们不但愿朱家的江山能够千秋万代,而是他们非常清楚有朱允熥鼓捣出来的那些东西必会使得政*格式一样更迭。
朱标都没说动解缙,朱允熥又岂能胜利。
解缙性子直了些,但姚广孝倒是个圆润之人。
即便也有假贷,也只面向那些大商户。
“这是百姓的联名。”
只要解缙能满身心投入编辑之事这就够了,至于他是对劲其他参与编辑之人这都是不是事儿。
说白了,就是以品德治国。
等赶到时,卖力保卫的御史才刚到。
“富明实业一半的红利都用在了大典编辑之上,一旦完工只凭一部大典便可名看重史,望两位能进益求精完工好此事。”
“解学士,你说呢?”
朱允熥应了一声,在那御史的带领之下,在午门外见到了敲登闻鼓的百姓。
等那书吏把状子写好,墨迹还未干朱允熥便迫不及待的拿了起来。
身处他这个位置之上,不能凭感受站在某一个群体之上,要从着眼于大局从多种方面考虑。
领头之人头埋在地上连抬起都不敢,但说出嘴的话却由丹田而出,咬牙切齿中带着几分不愤。
“但臣还是觉着,大典乃古往今来集百科于一书的首要文籍,实在不容德行有亏之人玷辱。”
肯定上面的内容和那三人说的差未几,朱允熥这才吹了吹叠了起来。
“徽宗断送了大宋江山,他在瘦金体花鸟画中进献就不值得传世了?”
再加上,浅显的臣民百姓大多都是文盲。
最首要的是,对普通的平常百姓来讲,他们也不肯意与官府的人打交道。
人到了以后,朱允熥又道:“你们把事情的后果结果都讲讲,由刑部的书吏构造以后写成能够申述的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