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气死人不偿命的原文跟翻译文与诸君共赏[第2页/共3页]
“是,爹。”
归正跟在京师的感受不一样。
朱棣再次黑脸。
朱高炽翻了一下经历,叹了口气。
此南北人所共知。我心亦如皇考之心。
“要不要写一封劝学书。”
朱棣最讨厌的就是这类吃里扒外的武将了。
【北京军民数年之前,或效力戍行,或供亿师旅,备历艰巨,安定以来,劳苦未苏。
(这事,满大明朝的人都晓得,我跟我爹一样,也会对你们很好。)
(你们元朝啊,从那谁谁谁到那谁谁谁一共六世,在位都短,还没有一个是寿终正寝的。)
“年底国子校测验不过,就直接扔到最内里的卫所,来岁再不过,去爵不得袭。”
(我爹,对你们这些元朝天子的子孙,都是很好很好的,只要归附称臣,又给钱又封王,也会让你们活着归去北边。就那谁谁谁,不就是可汗么!)
自元运既讫,顺帝后至爱猷识理达腊至坤帖木儿共六世,瞬息之间,未有一人善终。
朱棣挑眉,他可不写。
如果将来迁都,两京并存,还真不能忽视了京师这边。
方今苦寒,赴工军民,宜厚加抚恤,以时作息饮食,无过于劳累;如有疾病,及时赐与医治。】
“兵部尚书金忠、另有一些公侯家的孩子,在都城,没干功德,三弟说他们逃课,喝酒,出入风月之地。如何说都不听。”
“加封,厚恤。”
当天子的,每天在内里打打杀杀算如何回事。
(我大明朝,承认你是前元血脉。)
论气人这事,真的没人能比得上本身的好大儿。
朱高炽必须再夸大一次。
兹元氏宗祧不断如线。
去就之机,祸福由分,你可谨慎处之。若能幡然来归,我将加上册封。
“不错,总结得甚好!”
“好的,爹。”
朱高炽因着写了上面这诏令,就想起鞑靼那边实在也应当来一封。
又是一个跟着朱棣的白叟。
就想回馈点甚么。
“你写?”
朱棣看完,只想给朱高炽再点一个大大的赞。
“对了,诏谕都城文武诸司群臣,之前兵戈,都城的老百姓要不是参军效力,要不也勒紧了裤腰带供着军中粮食,这会都安定了,又要修建皇城,三年内,不是大事,别动都城民力。那会死了的,再多给点钱。”
递给朱棣看的时候,朱棣非常对劲,可贵赏了朱高炽一个笑容跟表扬:
而修建北京,国之大计,不得不重劳百姓。
我皇考高天子于元氏子孙,加意抚恤,来归之人皆令北还,如遣脱古思帖木儿归,嗣为可汗。
自今北京诸郡不急之务,及诸大班,全数停止;流移未归之民,免赋役三年;报效靖难之家,厚加抚恤。
“爹,要不要也给本雅失里去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