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人心易变[第1页/共3页]
星湖尽是懵懂地问道:“大奶奶,您竟认得那女子?”
然若佯装不知,到底于心难安呐!毕竟是自家亲眷,瞧着她蒙在鼓里,被人肆意蒙蔽,本身却袖手旁观,实非仗义之举。
那车夫应了一声,手中马鞭轻扬,在空中甩出一记脆响,马车缓缓调转方向,车轮辘辘转动,朝着广宁侯府奔驰而去。
苏夫人闻此一言,目光闪躲游移,似是被戳中了苦衷,忙不迭摆手道:“休得胡言,并非如此。你父亲确是公事缠身,你如有事,尽管奉告为娘,待你父亲回府,我自会将话转述于他。”
苏婉蓉两次回苏府,满心期许能与父亲苏南易见上一面,却皆未能如愿。每至府中,母亲皆道是克日正值多事之秋,翰林院诸事庞大,父亲不得闲暇。直至第三次一早便踏入家门,环顾四周,还是寻不见父切身影,她心中顿生悲惨之意。
苏婉蓉悄悄点头,透着几分有力与忧愁,哽咽道:“母亲,现在公公深陷囹圄,小叔重伤卧榻,就连夫君也遭贬谪,宦途盘曲。陈府遭此大难,风雨飘摇,女儿现在能依仗之人,唯有父亲了。女儿晓得朝堂之上暗潮涌动,各方权势排挤,父切身为翰林院要员,身处旋涡中间,想必也是诸多不易。可陈府一门忠良,现在落得这般地步,实在令人痛心。女儿不求父亲违背大义,只盼他能在公道以内,略施援手,莫让忠良蒙冤。”
现在,其臂弯当中,挽着一名身着藕色罗裙的女子,那罗裙随风轻拂,女子身形轻巧若翩跹蝶舞,弱不堪衣之态尽显,当真是我见犹怜。陆逸嘴角噙着一抹和顺笑意,密意缠绵地凝睇着身侧才子,二人相依相偎,好似鸳鸯交颈,款步迈入银楼,举手投足间尽是柔情密意。
婉蓉表示车夫将马车靠向街边,转而对星湖叮咛:“你且去银楼挑两件金饰,顺带瞧逼真了,与大姑爷同业的女子究竟何人。” 言罢,递出一张银票。
言罢,她抬起手,缓缓按了按鬓边,于思路当中极力看望藏匿在影象深处的名字。一时候,车中喧闹非常,四下无声,唯余婉蓉轻浅且略显短促的呼吸,于这方寸之地模糊可闻。
婉蓉强自平静,胸脯微微起伏,深吸一口气,好似尽力平复内心的惊涛骇浪,这才缓缓言道:“那女子出身青楼烟花之地。数十年前,陆逸对她痴迷难抑,一度要娶她为正妻,全然不顾旁人目光,都城闹的沸沸扬扬。是以事,陆逸还挨了打,而后,广宁侯出面,花重金将其赎身,却又转手将那女子赠送了北庭的商贾。仓促一晃,十载工夫转眼即逝,谁能推测,她此番竟又现于都城当中。”
苏婉蓉拭去眼角泪花,告别拜别。一起上,她心境难平,望着车窗外街景,却得空赏识。
顷刻间,婉蓉周身寒意彻骨,不祥之感覆盖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