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博弈[第3页/共5页]
金銮殿内,赵宵廷与承祥侯老夫人夏氏、维萱仍在殿中。夏氏坐在太师椅上,神采哀戚;维萱则悄悄站在一旁,安静淡然。
红松叩首再拜,回道:“回皇上,苏姨娘登船后,便痛哭流涕,言称久无侯爷消息,恳请殿下代为刺探一二。殿下亦恭敬侯爷忠义,便许了苏姨娘定会帮手留意。”
孰料,现在这局面竟会如此荒唐。荣襄郡王竟与他庶女牵涉不清,秽乱流言传至朝堂之上,闹得沸沸扬扬。苏南易只觉颜面尽失,置身于这朝堂当中,仿若赤身赤身,尴尬至极,恨不能找个地缝钻入。
“本日承蒙周大人传召入宫,婢妾委实不知是何启事,还请皇上明示。”
赵宵廷只觉胸腔内一颗心仿若脱缰野马,不受节制地快速跳动几下,慌乱间,他忙垂下眼眸,微微侧身,似欲讳饰眸中那一闪而过的冷傲与失态。可指尖却不自发地微微伸直,泄漏了心底的波澜。
她双手交握,紧紧攥着,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全部身材按捺不住地微微颤栗。她又怎会不明此番进宫所为何事?每向前一步,心便仿若遭重锤狠狠叩击,沉甸甸地直往下坠。
赵宵廷又传谕冯敬中搬来太师椅,而后走下台阶,亲手搀扶起承祥侯老夫人夏氏,言辞诚心将老夫人恭敬地让于座上。又转而望向维萱,和声说道:“承祥侯夫人,也莫要再跪,起家罢。”
脑海当中,思路狼籍,然心底深处,却暗自咬牙,决然立下誓词:不管遭受何种诘问,决计不能透露半分于己倒霉之言辞。一旦松口承认,那澎湃而至的骂名定会如排山倒海般将她完整吞噬,令她沦为万人鄙弃、千夫所指之人,自此今后,再无半分朝气可寻。
皇上剑眉一蹙,诘问道:“上船以后,二人作何行动?你且一一道来。”
皇上继而环顾余下世人,大声问道:“昨日但是尔等在荣襄郡王画舫值守?管事之人安在,上前回话。”
红松垂首,恭谨答道:“回皇上,昨日确有一名自称承祥侯府姨娘苏氏,得知殿下在此,特来求见殿下,言赞好久未闻侯爷踪迹,欲上船向殿下扣问侯爷动静。荣襄郡王初始本不欲理睬,后听闻是承祥侯府之人,方将其请上船。”
维萱面色一肃,正容道:“殿下慎言。昨日妾身不过兴之所至,与嫂嫂相约游湖。殿下画舫制作精美,高大巍峨,华彩斐然,行经湖面,仿若水上宫殿,如此惹人谛视,想记不住也难呐。”
一管事寺人趋步上前,跪地叩首:“回皇上,主子红松,忝为荣襄郡王殿下画舫管事。”
一言既出,仿若巨石投湖,波纹顿起。世人惊诧相望,苏长宁花容失容,惶然摆手:“这…… 这不是婢妾之物。”
殿宇以内,四下悄悄。上首,皇上眸光微转,落向维萱,缓声道:“承祥侯夫人,瞧这情状,许是侯府姨娘念及侯爷安危心切,又恐直接言明前去郡王处扣问招人诟病,方假托寺院祈福之名行事,这般考量,亦算情有可原。不若……” 皇上心中,自是不肯爱子与臣属家眷有过量干系,欲就此息事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