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皇子之争[第2页/共3页]
敬国公见状,不由暗自愤恨,这太子,怎如此怯懦。皇上现在正值丁壮,龙体安康,哪需太子过早监国。太子若不赴火线鼓励士气,只伸直于这朝堂之上,军功焉能到手。何况现在皇上在位,这朝堂诸事,太子又能有多少话语权。且皇上尚春秋鼎盛,太子便急着监国,这不是无端招惹皇上猜忌么,当真是胡涂至极,不堪大用啊。
秦太师岂会不明敬国公那躲藏之意,清楚是欲使三皇子为太子铺就功劳之路,只是太子可否稳稳接住,尚在两可之间。太师略作思忖,遂拱手向皇上揖礼,恭声道:“皇上,既如此,莫若令三皇子与太子殿下自行决计,且看哪位皇子愿往那险地一行,也好彰其忠君报国之忱呐。”
太子听闻不消本身奔赴云中,面上较着松了一口气,可一念及那五十万两银子不知该从那边筹措,又不由眉头紧蹙,愁绪满膺。
三皇子闻此,忙不迭躬身下拜,神采诚心,朗声道:“父皇,儿臣愿往那险地涉身,筹措银两这般重担,便交予太子哥哥担待,儿臣定当竭经心力,断不会使父皇与诸位臣工绝望。儿臣于此发誓,若不驱退匈奴,儿臣毫不回朝,誓与那敌军周旋至最后一刻。”
敬国公薛成烨暗自长舒了一口气,这周顺奇但是自家夫人的亲外甥,其父是大理寺少卿周宗明,乃夫人胞弟,有这层干系在,他必然会尽力以赴去筹办相做事件。如此看来,皇上的情意仿佛还是方向太子一党,这让薛成烨内心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敬国公闻此一言,心下稍安,这二皇子与太子本就一母同胞,太子既不肯前去,由二皇子代行,倒也非常适宜。
然那太子,乃自家亲外甥,且身承储君之尊,如此情境之下,焉能不施于援手?盖因他皇子争位若败,或另有存身之隙,然太子之位攸关国本,一旦于宫闱争位中折戟,只能赴死,实在令人忧心。
三皇子方欲开口再言,天子却抬手摆了摆,缓声道:“锦曦所言极是,锦旭新婚不过半载,至今尚未添得一儿半女,你便莫要去那险地了。太子锦哲且留于京中,伴朕摒挡政务。便着二皇子锦曦前去云中,替朕鼓励士气。那薛将军作战经历颇丰,此次就任辅国大将军,二皇子锦曦任副将,薛将军下朝后马上前去西山大营点兵五万,三今后共赴云中讨伐匈奴。至于军资,着太子与三皇子各自筹措五十万两,户部另拨二百万两。粮草之事,就由户部周顺奇担负运粮官,卖力运往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