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殿议[第4页/共5页]

赵匡胤心中不悦,环顾群臣,“既然话说到这了。你们对这案子如何看?”

他这才确切认识到,孙家的案子远比他设想得庞大,或许赵普也参与此中,又或许他就是幕后的教唆,可目标又是甚么?

一时候,大殿上如同“打地鼠”游戏那般。一个田鼠下去了,另一个田鼠冒出头来。这帮老头子常日里瞧着各个深沉,此时却争得面红耳赤。

赵匡胤深思半晌,微微点头,这一番话最合他意。有了赵光义的出面和赵匡胤的首肯,锦上添花出列附议的人天然越来越多。

“皇兄,依臣弟之见,赵相公、李御史的话未免重了。张龙儿人等伏法,卷宗中一字未提孙行友,几月后却俄然有人见过张龙儿夜访孙府,臣看事有蹊跷。现在已是死无对证。而孙延召当日沉痾,此事有太医左证。臣弟大胆说一句,即便是大理寺也不能掰开死人的嘴。那又如何证明孙行友,特别是孙延召参与此中?莫非众同僚想看一个弱冠少年枉死不成?”

此言一出,三司副使李纲带头附议。三司掌管着大宋的钱谷出纳,各方税收。

“恩,说得也不无事理,”赵匡胤又问道,“那依你看该如何措置?”

赵匡胤摆布挪动了两步,朗声道。

喜好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请大师保藏: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赵普捋了捋髯毛,出列道:“臣以为李御史所言甚是,谋逆乃十恶大罪,理应杀之以示天下!”

眼看“打地鼠”又来了。一股莫名的烦躁涌上心头,赵匡胤猛地拍打龙椅上的扶手。拍打声在大殿当中回荡着。

现在赵匡胤正值丁壮,赵光义亲王尹京虽占了先机,但大皇子赵德昭也将成年。可想而知,下个十年,储争只会愈演愈烈。

不过他也晓得比来李茂的孙女嫁与翰林学士董伦家的二郎。提及来这董伦当年但是赵普的门生。

李纲辩驳道:“王御史此言差矣,本年北方州县歉收已成定局。何不让雨水充盈的州县多开垦一些荒田,以减缓春季的饥荒。何况开开荒田本就是厢军分内职责,如何算是种下祸端!”

这等案子拿到朝议上来讲,实在不应时宜,但赵匡胤毕竟是一国之君,谁也说不出一个不字。

节度使们与宰相赵普天然站在了对峙面。而仇敌的仇敌便是朋友。就像毛主席曾经说:“统统能够连合的力量都要连合,不中立的能够争夺中立,反对的也能够分化和操纵。”

合法赵匡胤踌躇不决之际,开封府尹,晋王赵光义,出列道。

他率先出列:“陛下,入春以来,北方多地滴雨未下,大地开裂,河道干枯。此乃赤地千里,旱魁为虐之象。臣弟发起,由厢军开垦天下荒地,秋收之时按时价购回,封入国库,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