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福昌银矿,报到镇上[第1页/共3页]
二狗打着哈哈,持续大嚼特嚼。
“过两天城里要办个古玩交换会,说是成心机的玩意儿很多,聘请你和小妹子一块儿去瞧瞧。”
“谁啊?”他探着半个身子应道,手上却没停。
李成皱起眉头,仔细心细瞧了一圈也没认出人来,但还是咧着嘴应着道:“我是李成,您是?”
没几天的工夫,这春日里暖洋洋的村庄里又传来了呼喊声。
“二狗,你倒是快帮帮嫂子!”
后者正坐在梯子下发楞,边听木工吹牛边乐呵呵地傻笑。
还没等李成挑明人名,背后就传来李箐的一声惊呼:“咦?是你啊!老张同道!”
李成正蹲在院子里打磨木凳子,听到喊声,昂首看了一眼。
……
李成下认识地挑起眉:“故交?啥意义?”
“热乎的馒头端来了!大师歇会儿,尝尝咱家的白面!”
李志明听了,点了点头,但内心悬着的那块石头,还是没放下。
泥瓦匠老杨停下锤子,搓了把手上的灰,径直就奔了畴昔,“成子家这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敞亮!咱这辈子可没吃上几口白面呐!”
“大队长,你放心吧。”
等倒腾了这一番,李成下来拍了拍双手,非常对劲地瞅着门头的春联。
“省里说了,那矿要让我们村带头,开采人为上交,出产共同,但是……这东西挂了公账,你懂吧?”
“省里有要求就按端方来,小胳膊拗不过大腿,我是懂分寸的人。”
二狗挠挠头,用力嗅了嗅氛围中飘来的馒头香,嘴馋得不可。
村头,一个村民正站在路中心扯着嗓子喊。
以是早早陈述到上面去了。
李成说:
天下还真是小,这张同道跟刘老头还能扯上干系?
村民咧着嘴扯了扯嗓子:“不熟谙哩!你自个儿瞅瞅去,我听他说甚么老张的,城里来的!”
话音刚落,屋梁上的木工不应时宜地接了一句,“李成这福分可不是白来的,这春联还没贴呢!这年初封顶贴春联,那但是重头戏!”
李箐穿戴一身鹅黄色的碎花棉布裙从屋里小跑着出来,眼中的神采里透暴露几分惊奇。
木工的刨子没闲着,泥瓦匠老杨的锤子也敲得震天响,齐兰端着一大锅冒着热气的白面馒头,从厨房里走出来,对院子里忙活的人号召道:
这四条凳脚他已经打磨了一半,总不能就这么半途撂下是不?
“成子啊,这事,你可得想清楚。”
那字儿写得一板一眼:
李成这才恍然大悟。
古玩商老张摆摆手:“我也不是为了收古玩找来的,实在是替一名故交带话的。”
村里人看了都忍俊不由,笑着调侃:“哎呀,二狗子,别帮衬着闷头吃,你成哥那么机警,你就一点都不像!也不晓得你这顿吃完,啥时候能有人家这出息!”
“得嘞!”李成站起家,顺手往木凳上一抹,把掉下来的木屑搓到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