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 第97章 民生路虽艰,努力渐有甜

第97章 民生路虽艰,努力渐有甜[第2页/共5页]

紧接着,一声锋利刺耳的铜尺抽打声突然响起,划破了夜空的安好。本来是卖力记录的官员帮手持铜尺,狠狠地抽打在摊开的黄册之上。那清脆的响声如同爆仗炸裂普通,惊得屋檐下栖息的一群麻雀惶恐失措地振翅高飞。它们的惊叫声在空旷的天空中久久回荡,给这座本就充满严峻氛围的宫殿增加了更多的惊悚与不安。

江浙一带作为我国驰名的鱼米之乡,其粮食产量一向非常可观。但是此时现在,本该在运河中畅行无阻的粮船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窘境——它们竟然纷繁停顿在了河道当中!这究竟是如何回事呢?本来是因为近期降雨量希少,导致运河水位急剧降落,再加上河底淤泥堆积等诸多身分共同感化之下,这些满载着粮食的船只难以顺利前行。

南昌府的题目只是救灾乱象的一个缩影,在其他处所,一样的环境也在产生,衢州通判捧着空粥碗跪在衙门口,头顶悬着昨日刚摘下的“清正廉洁”匾,那牌匾在轻风中悄悄闲逛。

与此同时,在宫殿内的书房当中,太子朱标正眉头舒展地坐在案前。他面前摆放着一些已经抽芽的稻种,这些稻种本应意味着歉收与但愿,但现在却让他忧心忡忡。只见朱标蓦地伸手抓起一把稻种,狠狠地扔进了中间的铜壶当中。跟着稻种落入沸水,水面刹时出现波纹,紧接着,令人惊奇的一幕呈现了——整整三十六枚官印竟然从沸水中缓缓浮出!那些官印在滚烫的沸水中高低翻滚,相互碰撞,收回咕噜咕噜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甚么不为人知的奥妙。

“赈粮少半粒,官印换半斤。”韩谋士在监督簿写下朱批,墨迹未干就被快马送往十三省。

朱标坐在桌前,喉头还残留着方才喝下的参汤的苦味。那苦涩的滋味如同一条扭动的蛇,在他的口中肆意伸展开来,久久不散。他微微皱起眉头,目光落在一旁正拿着朱笔在舆图上勾勾画画的韩谋士身上。只见韩谋士手中的朱笔如同一柄锋利的剑,在那张庞大的舆图上划出一道蜿蜒盘曲的红线。那红线好像一道方才构成的、新奇而狰狞的刀疤,素净的红色在洁白的纸张上显得格外刺目。

朱标站在出现鱼肚白的窗棂前,指尖蓝光渗进福建晒盐场的舆图,海风裹着咸腥味漫过金陵城垛,那咸腥味满盈在氛围中。

只见在昏黄的月光映照下,一名身背告急文书、快马加鞭赶来的驿卒,如同脱缰野马普通奔驰而来。但是,就期近将到达宫门之时,这名驿卒像是耗尽了最后一丝力量,竟直直地从顿时栽倒下来,重重地摔落在坚固的丹墀之上。那沉闷的倒地之声,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在场合有人的内心上,令民气头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