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民生大功成,明朝气象新[第2页/共6页]
当最后一块界碑被运出玄武门的时候,朱标已经来到了大殿中心。他手持一把长剑,剑鞘横放在应天府的舆图之上,细心地测量着每一寸地盘。
“但是……这恐怕不太安妥吧?”陈尚书有些踌躇地问道。
与此同时,在城外的一处施助点,张哀鸿满心欢乐地捧着方才领到的一袋粟米。他望着不远处,只见一群官差正繁忙地将一块极新的界碑夯入李家的祭田中。这块界碑代替了本来的《劝农诏》碑,成为了这片地盘上新的标记。
“李员外竟然在诏狱中撞破了头!”韩谋士面色凝重地说道,同时将身边的暖炉又往本身这边推近了半寸。此时,青铜炉身闪动着微小的光芒,竟映照出了朱标的那截断折的指甲,显得格外刺目。
“另有呢?”朱标眉头微皱,手中的剑尖悄悄一挑,一幅庞大的舆图缓缓展开。
喜好朱标重生改写大明汗青请大师保藏:朱标重生改写大明汗青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雪地上,马蹄印越来越深,如同一个个深深的烙印刻在了这片洁白无瑕的大地上。朱标悄悄地站在那边,他那双通俗的眼眸凝睇动手中的剑柄。剑柄处,一条纤细的裂缝若隐若现,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夺目。而在这条裂缝之下,竟埋没着半片燕王幼时赠送他的箭镞。此时,那箭镞仿佛感遭到了仆民气里的荡漾,披收回炽热的温度,烫得朱标的手掌有些生疼。
朱标见状,心中不由得一惊,但很快就规复了平静。他缓缓起家,走到殿前的丹墀之上,居高临下地俯瞰着下方跪伏着的群臣。看着面前这些臣子们诚惶诚恐的模样,他的思路却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宿世。
那名官员赶快伏地叩首,然后恭敬地禀报说:“黄河新堤已于昨夜完工……”
一名侍卫仓促赶来,单膝跪地禀报:“殿下,人都已经带到了。”朱标微微点头,目光扫过那些瑟瑟颤栗的官员,然后冷冷地说道:“将这些人的枷锁全数取下,把他们十足熔进新铸的劝农钟里!”
当最后一缕蓝烟从晶砂火盆里消逝时,新修的《赋役则例》已用铅芯铜尺压在了龙案上。
朱元璋高坐于龙椅之上,满脸怒容。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只听“咔嚓”一声脆响,龙椅扶手竟然回声断裂。与此同时,十二旒冕上的玉珠相互碰撞,收回噼里啪啦的声响,在沉寂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刺耳。
就在这时,朱标俄然伸脱手,紧紧地攥住了韩谋士的手腕。只见朱标的手指用力到发白,蓝色的血液竟从指缝间排泄,渐渐地融进了那乌黑的松烟墨里。
“大人,不好了!八府粮长联名……”陈尚书气喘吁吁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