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孙燕请战[第1页/共3页]
那跪在殿下的孙燕,一听这话,心中复仇的火焰燃烧得更加炽热,他连连叩首,言辞诚心,掷地有声:“陛下,小臣愿出马迎敌,若不能活捉王翦,甘心认罪受罚,哪怕是万死也毫不推让。小臣定当尽力以赴,为祖父报仇,为燕国雪耻。”
燕丹公主微微抽泣着,奏报导:“陛下,此乃臣之孙儿,孙龙之子,名叫孙燕。”
昭王朝着孙燕,语重心长地说道:“皇孙,你现在另有重孝在身,按礼法孤不便赐酒为你壮军威。但孤对你寄予厚望,盼你此去能够旗开得胜,马到胜利。待你班师返来,孤必然对你加官进爵,重重封赏,以酬谢你为燕国的支出与功劳。”
昭王听闻燕丹公主的话,顿时大惊失容,脸上尽是惊诧与担忧,仓猝说道:“御妹,你这是为何?上阵冲锋岂是小事,怎能如此草率,当作儿戏普通对待?那秦将王翦,其英勇之名传遍全军,老都尉与御外甥那般豪杰豪杰都不是他的敌手,现在孙燕年纪尚幼,乳臭未干,你怎能让他出去与王翦对阵,这岂不是白白送了他的性命吗?”
昭王满脸悲戚,缓缓开口说道:“真没想到啊,老都尉与二位外甥,竟然全都命丧秦人之手,此等惨事,实在是让人痛心疾首,哀伤不已。现在那秦人已然度过易水,如澎湃的潮流般,现下已然兵临城下。可叹我大燕朝中浩繁臣子,却没有一人能够统领兵将,与秦师对抗,为我大燕撑起这一片天。寡人思来想去,实在是无计可施,乃至已筹算亲身誊写降表,前去秦营进贡称臣,只但愿能借此免除燕国百姓蒙受那兵器相见的烽火之苦。御妹啊,你想想,孤现在既无子嗣能够担当大业,你那边亦是后代希少,孤一旦今后驾崩弃世,这燕国的大好江山,又能托付给谁来执掌呢?这万里国土,莫非就要如许在寡人的手中就义了吗?”昭王越说越悲,到最后,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那哭声中饱含着对国度运气的无法与绝望,在空旷的大殿当中回荡,显得格外苦楚。
孙燕再次叩首谢恩,然后敏捷起家,快步下殿去披挂。此时,家将们早已将他的包裹和兵器筹办安妥。时候紧急,孙燕不敢有涓滴懒惰,在世人的帮部下,敏捷穿戴起战甲。那沉重的铠甲在他身上,却涓滴不显累坠,反而更烘托出他的威武不凡。未几时,他便披挂划一,举头挺胸地再次上殿,向昭王告别。
昭王听了,微微点头,又问道:“他本日前来见孤,所为何事?”
班豹一向翘首以盼,眼睛紧紧盯着午门方向,一见孙燕出来,立即镇静地快步上前禀报导:“小仆人,马匹皆已筹办安妥,万事俱备,只等您一声令下,便可奔赴疆场。”
燕丹公主闻言,泪水再次夺眶而出,她哽咽着说道:“陛下,臣妹一家世世代代深受燕国的国恩,这份恩典,即便粉身碎骨也难以酬谢。现在秦国雄师压境,将皇城围困得水泄不通,而我大燕却面对无人能够抵挡的窘境。此子固然年纪尚幼,但他自幼刻苦研习技艺,现在已颇具气力,还能够勉强与秦兵一战。臣妹本日经心遴选了五百家将,就是筹算尽力保此子出师迎敌,与秦兵在疆场上决一雌雄。哪怕此去会遭受各种艰巨险阻,乃至会有个一差二错,也好让天下人晓得,我孙门高低,不管是季子还是稚童,皆怀有一颗对国度的赤胆忠心,情愿为了燕国的江山社稷,不吝奉献统统。”公主说到此处,心中的哀思再也难以按捺,不由哭泣起来,那哭声在大殿当中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