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王翦讨阵[第1页/共4页]
燕丹公主在殿上不断地踱步,长叹短叹,那感喟声仿若一首悲歌,心中焦炙万分,却又无计可施,仿若一只被困在樊笼中的飞鸟,找不到前程。
昭王听后,心中虽仍有些疑虑,但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体例,只得准了屈产的奏请,传下旨意,命人速速将免战牌挂出,声音中透着有力与无法。
昭王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如同炸开了锅。丞相屈产心中焦心万分,仿若热锅上的蚂蚁,他仓猝出列,上前一步,向昭王深深一躬,那哈腰的幅度近乎九十度,奏道:“大王,切不成如此!我国不过是偶尔遭受了这一场小波折,怎能就如许等闲地屈辱于人?虽说现在秦兵来势汹汹,兵力强大,但我燕国另有充足数年食用的粮草,城中更有十万英勇之众,只要我们死守城池,定能等来转机。这就比如暴风雨中的灯塔,只要我们死守,光亮必将到来。臣猜想孙燕前去搬取救兵,应当就在这迟早之间便能返来。大王您想想,如果那孙膑一到,莫说是这王翦,就算秦国百万雄兵又有何惧?可如果我们现在就归降,不但会被天下人嘲笑,我燕国列祖列宗辛苦打下的基业,也将尽归别人之手,大王莫非就不感觉痛心可惜吗?这是燕国的存亡存亡之际,大王必然要慎重啊!”
正在公主沉浸于哀痛当中时,只见一名家将神采镇静地跑了出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短促地禀道:“公主殿下,大事不好!先前少爷前去东齐搬取救兵,那齐襄王随即调派保国公、护国公二位将军领兵前来易州互助。谁猜想,途中遭受秦兵的截杀,二位将军寡不敌众,俱死于非命。现在那王翦又带兵前来攻城,还打碎了我军数面免战牌,情势万分危急,小人特来报知公主。这燕国的天空,仿若被一层阴霾完整覆盖,看不到一丝曙光。”
昭王正在敌楼之上,满心忧愁地望着城下秦军的营帐,那营帐连缀成片,如同一片玄色的陆地,心中暗自策画着破敌之策,眉头舒展成一个“川”字。听闻此言,顿时大惊失容,脸上赤色尽失,仿若被抽干了灵魂,他来回踱步,脚步短促而慌乱,口中喃喃自语道:“这可如何是好?现在我燕国兵微将寡,孙燕前去取救兵,却迟迟未回,音信全无。这战也不是,守也艰巨,莫非我燕国真的要亡于我手?我该如何面对燕国的列祖列宗啊?”想到此处,昭王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绝望,那是深不见底的暗中,他深深地叹了口气,那感喟声仿佛是燕国运气的哀鸣,缓缓说道:“罢了罢了,现在这情势,不如早早纳上降表,向秦国称臣,或许还能免除这军民涂炭之苦。这也是我作为一国之君,最后的无法之举了。”
王翦闻令,心中一凛,仿佛被一道电流击中,立即上前一步,单膝跪地,膝盖与空中碰撞收回沉闷的声响,双手抱拳,高高举起,大声应道:“末将遵旨!”言罢,他起家快步走出大帐,法度果断而有力,回到本身的营帐当中。他敏捷披上厚重的甲胄,那甲胄的鳞片相互碰撞,收回清脆的声响,手提一杆寒光闪闪的长枪,矛尖闪动着嗜血的光芒,带领着一众精兵强将,翻身上马,马蹄扬起阵阵灰尘,风驰电掣般地朝着燕州城奔去,只留下一起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