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跑一趟,赚第一桶金(二)[第1页/共3页]
“小峰啊,你们这代价真是知己价,我们老百姓就图个放心。”李大爷是镇上的老住户,这段时候看着粮仓开业买卖火爆,很感慨。
但刘征和张峰分歧,他们对峙以为,粮食是民生之本,不能因为一时的风波就落空了做人的本分。
“小峰啊,这粮仓真是我们的拯救稻草啊!”一名年老的农户握着张峰的手,感激地说道。
现在固然没有台风前那段时候的猖獗抢购,但颠末这段时候的口碑相传,上来购米的客户仍然络绎不断。
张峰则在一旁调和着各个环节,确保统统井然有序。
“传闻这里的大米代价实惠,质量又好,特地赶来看看。”一名来自邻镇的年青妈妈小张,推着板车,内里装了一小包刚从粮仓这里买的大米。
粮仓的表面简练而大气,红砖白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大门两侧挂着两幅大大的春联,上面写着“粮满天下,仓盈四海”,恢弘大气。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亮了堆栈的每一个角落,张峰和他的团队已经开端了繁忙的序曲。
他身穿一件旧旧的蓝色工装,头戴一顶草帽,脸上弥漫着自傲的浅笑。
要晓得,在往年台风到临前,一些商家为了赚取更高的利润,常常会趁机举高物价,特别是像大米如许的根基糊口物质。
工人们身着蓝色的事情服,如同陆地中跃动的浪花,穿越在大米堆之间,将一袋袋饱满圆润的大米搬上货车。
张峰浅笑着点点头,说道:“大师放心,只要我们这里另有粮食,就必然不会让大师绝望的。”
固然台风带来了暴风暴雨,但粮仓的布局却非常坚毅,仿佛是一座耸峙不倒的堡垒,保护着内里的每一粒粮食。
转眼已经到了8月尾,张峰忙完志愿者事情,开端投入到粮仓大米买卖中。
跟着刘征和张峰死守代价的动静在小镇上传开,越来越多的客户开端源源不竭地闻讯而至。
粮仓坐落在集市的一角,紧邻着繁忙的公路,四周交通非常便利。
和台风前一样,刘征和张峰的粮仓里,大米堆得如同小山普通,披发着淡淡的稻香。
张峰站在粮仓的门口,亲身批示着工人们繁忙地装卸粮食。
这便是刘征和张峰运营的那座占地千余平方米的粮仓。
台风过后,集市上的商贩们纷繁开端重修故里,规复活意。
张峰浅笑着点头,自傲满满地说:“没题目,我们顿时安排送货。您放心,我们必然会定时送到。”
张峰站在粮仓前,对着前来扣问代价的乡亲们,老是浅笑着说:“大师放心,我们的大米,不管风雨,代价都不会变,还是遵循市场普通的代价出售。”
因为台风导致了很多农户的粮食受损,市场上粮食供应严峻,代价飞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