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二心相争[第1页/共3页]
两人争斗间,周咸摇摆了一下空空的酒袋子,两眼迷离。
说着,趁那和尚不重视,“噗”的一下,从他眼皮子底下遛走,发挥身法,往庐山更高处逃去了。
“那出匣时又如何?”
夜无眠仍在苦苦贯穿着,俄然听得周百户喃喃说道:“心外无物,心外在理,此非王阳明先生传授的事理乎……”
羽士点头道:“只可领悟,不成言传。”
那人感到迷惑了。宝剑未出闸,申明在内里,直接答在内里不好吗?宝剑出匣了,申明去内里了,直接答在内里不可吗?为何都要以否定之语,来作此答。
就以周咸手中酒壶来讲,没有酒,和酒不在袋中,莫非就没有辨别吗?
道人一摆手,不耐烦道:“去去去,谁要跟你论道,给你解祸?你酒都喝完了,我和你论甚么道?道爷要寻酒喝去也!”
和尚神采涨红:“道人无礼!我束缚本身,就不能得欢愉了?你道家的《品德经》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无欲则刚,刚则欢愉,欢愉则佛。”
周咸迷惑道:“没有酒,和酒不在袋中,不是一个意义吗?”
道人嘿嘿笑道:“甚么意义?你的那些条条框框,这不成做那不成做,看似是少私寡欲,实则正因有欲才会如此。就像陆亘,关住的不是鹅,是他本身,是以普愿禅师一声呼喊,便把所谓的鹅,实际上的他本身,叫喊出来了!”
这个说法略分歧于慧轮的比方。但没有酒,便意味着真没有酒。酒不在袋中,则意味着另有酒,只是不在袋中,待你去寻罢了。
世人堕入一阵沉默,夜无眠却俄然想起,《五灯会元》中的一个禅林公案。
没想到这道人的一番话,竟然把周咸,给点拨得冲破境地了。
夜无眠悄悄心奇:“既要寻酒喝,当往庐山下而行。山下火食阜盛,不但有茶肆,另有酒铺。缘何这道人要往山上跑,这不是南辕北辙吗?”
这番话,仿佛是与僧道交换而说,又仿佛是在自言自语。说完以后,周咸皱着眉头点头,欣然若失。
道人不耐烦说道:“秃驴,有话好好说,别动不动就狮子吼,打打杀杀的。贫道先跟你就事论事,好好辩经。《五灯会元》中有记录,当年,你禅宗四祖道信,在山中点拨懒融禅师,说了八个字:欢愉无忧,故名为佛。似你这般,整日这个不能做,阿谁不能做,如何能得欢愉,如何能有修为,如何能成佛?”
抱起一袋酒,正待痛饮,那酒袋却早空了,甚么也没有倒出来。
慧轮答曰:“不在内里。”
不知为何,他对于这僧道二人非常感兴趣,既然又相逢了,就不肯等闲让二人再跑掉。
道人怒道:“贫道就要喝,你待怎地?”
“呵!肮脏羽士无状,孟浪无端,休要喝酒,废弛我方外之士的名声!”和尚前一刻仿佛没了魂,一传闻羽士要喝酒,当即满血重生,尽力禁止,一把抓住道人的袖口,不要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