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四十三章 投鼠忌器&脑回路清奇的袁术[第1页/共4页]
当然是四世三公袁家的嫡宗子,时任虎贲中郎将的袁术!
可不管如何,汉灵帝毕竟有了掀桌子的才气,让这些世家朱门在投鼠忌器之余,不得不低下脑袋与汉灵帝停止【友爱协商】。
因为,汉灵帝能够借着他退位禅让,然后踏上仙途的行动,主动让大汉帝国的体制降格,并将其影响降至最低。
换言之,跟着汉灵帝拍下石制令牌,汉灵帝便在他与世家朱门之间的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正所谓【天之道,损不足而补不敷;人之道,损不敷以奉不足】,天道和人道从某方面来讲,可谓背道而驰的两条线路。
也正因为这些世家朱门的不作为,才让鲜卑有了喘气的机遇,然后对峙在那边。
所谓的【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就字面上的意义来讲,既:接受天下的屈辱,才配做国度的君主;接受天下的灾殃,才配做天下的帝王。
因而,大汉帝国的朝堂这段时候以来,便以北伐鲜卑为中间,展开连续串的协商与调剂,包含城镇扶植、兵力摆设、郡县设置、后勤整备等诸多事件,乃至于传送员额的分派,以及是否规复州牧制等议题。
为甚么这么说?因为汉灵帝固然能借此对世家朱门下狠手,可在大汉帝国的体制降格,对这些世家朱门的束缚力大幅降落,撕破脸皮又没能在第一时候将这些世家朱门给处理掉,等这些世家朱门缓过劲儿来,天然也能对大汉帝国皇室下狠手。
因为《帝望》里的这个袁术,骨子里带有玻璃心的傲娇病又犯了。
除此以外,这句话也能以气运的角度来解释,既:想成为国度的君主,就得接受得起天下的痛恨和不满;想成为全部天下的帝王,就得接受得起全天下人的罪障和业力。
至于这个题目,是哪个不长眼的家伙提的嘛……
既然要踏上仙途,汉灵帝退位禅让就成了必定的一件事。
这天下上,有谁不想获得长生?汉灵帝想,这些世家朱门也想。
重视!是汉灵帝与世家朱门之间的博弈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是大汉帝国皇室与世家朱门之间的博弈立于不败之地。
可在汉灵帝拿下石制令牌今后,全部局势便翻转了过来。
当然,这只是木鱼的一家之言,大伙儿看个乐子就行了,不消过分叫真,木鱼没有要为袁术洗白,乃至曲解汗青的意义,在此特别声明,还望各位读者高抬贵手。)
只不过,汉灵帝谋的是鲜卑等蛮夷权势的气运,而世家朱门谋的倒是汉灵帝手上的兵权和传承。
没体例!谁让大汉帝国的帝国气运出了题目呢?
就木鱼看来,袁术就是一个看似庞大实则纯真,纵观其平生,都活在他所认知的四世三公的袁产业中,然后为保住这份面子,不吝做出僭号称帝的猖獗行动之悲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