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谁再言求和者,斩![第2页/共3页]
“诸位卿家,用过午膳否?如果没有吃的话,过来一起吃点?”
耿南仲恕恕叼叼,须生常谈起来。
朱元璋似笑非笑看着这三位宰相,言语间带有几分戏谑。
“你们连何栗和孙傅两人都不如!”
“你们这些宰相,他娘的都是一群废料,要你们何用?”
但是,说了半天,如同隔靴搔痒,始终没有说到重点,朱元璋显得很不耐烦。
耿南仲被反问得哑口无言。
以往他们提出如许乞降之策,赵桓那里会有如此狠恶反应?
朱元璋冷哼一声:“敢在朕身边安插耳目,如果被朕查到,定要诛其三族。”
不过在第一次东京保卫战后,因得救太原得胜,李纲也被耿南仲结合御史进言将贬官。
朱元璋心如明镜。
“一个个身为朝廷肱骨,国之栋梁,面对金兵来袭,不思退敌之策,就想着乞降投降!”
但自从跟李邦彦、白时中一帮人走到一起后,就一向主张乞降投降。
主战的李纲估计现在已经到了襄阳了吧!
“你们动静够通达的呀!朕上午才让殿前司将他们抓起来,你们就收到了动静,看来你们在朕身边,耳目浩繁啊!”
三人对视一眼后,便齐齐恭身施礼。
他作为太子府的白叟,在朝堂之上,那是老资格。
“唐相公所言极是。我大宋地大物博,物质充盈,而金人身在苦寒之地,物质匮乏,只要赐与他们充足多的物质,他们就会满足而退兵。”
三人一听,神采大变,仓猝上前施礼告罪。
不该该啊!
官家如此勤政的模样,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反面亲、不赔款、不割地、不进贡!”
朱元璋哈哈一笑,“三位卿家来找朕,仅仅就是为了肯定何、孙两人下狱之事?”
向来山珍海味的官家,他如何俄然变得这么简朴啊!
既然官家喜好这么做,那就逢迎他,哄他欢畅,为接下来提出乞降建议做好铺垫。
“三位爱卿,有何要事?”朱元璋拿起了一份奏章,随口一问。
从赵桓的影象中,这些相公们提出如此的打断脊梁的乞降之策已经有多次。
“是啊是啊!官家仁德勤政,堪比尧舜,直追真宗仁宗两位先帝呐!”张邦昌也不甘逞强。
赵桓能够当上天子,是李纲向宋徽宗赵佶提出禅让的建议。
见耿南仲吃瘪,唐恪仓猝上前得救:“启奏官家,耿相公也是一心为国,只不过体例不当。从金人第一次南下围城东京来看,他们是求财而来,我们只要许以金帛财物,每年进贡,金兵就会退去,不消割地赔款。”
“臣等拜见陛下,吾皇万岁千万岁!”
“迁都?耿卿是要让朕弃东京百万军民百姓于不顾?这是要让朕落一个弃城逃窜的无能昏君名声吗?”
“你们卑躬屈膝的模样,朕都替你们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