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君王所愿,唯千秋万代、江山永固[第2页/共3页]
骆顺和点点头,说:“不能。”
江华钦又说:“金鹫国现在的国君耶律明,朕对他还是有所体味的,此人穷兵黩武,好胜心强,贪婪嗜欲,不择手腕。他做了金鹫国的天子今后,我们这其他三国,怕是也不会有甚么太常日子好过了,他必然会兴风作浪、扩大国土。而他手中又有那‘乾阳重生丹’,有那会做‘乾阳重生丹’的欧阳鹤,那他耶律明,岂不是会活上两百年也不会死?那这两百年内,我嵩麟国又将蒙受他多少次的侵伐?这天下,是不是又要刮风云动乱?这天下,会不会因为一个穷兵黩武又长生不老的国君,而重新堕入分崩离析和烽火四起?天下百姓是不是又要重新蒙受流浪失所、生灵涂炭的悠长厄运?——尊王,以是你说,这‘乾阳重生丹’,我们能不能视之不睬,任其留在耶律明手中?”
骆顺和说:“是啊,皇上,此事确切不好办。”
江华钦看了一眼骆顺和,笑了两笑,然后便态度随和地去扶骆顺和起来,他说:“尊王,朕的贤弟,你也不必如此惶恐失措,朕夙来视你为朕之亲信,以是,朕也只是将苦衷与你说说罢了,不是非要逼你去做甚么难堪之事。朕日理国事,夜思国史,感慨很多。想那一国之兴衰、百姓之祸福,常常取决于国君之贤明或昏庸。国君贤明,则一国昌隆可期,国君昏庸,则一国祸端深种。故,若国有明君,百姓无不盼其长命百岁、千秋万代,反之,若国有昏君,则百姓无不盼其早早亡故,以换新君。此为天下百姓之心。”江华钦让骆顺和坐下,然后他本身也坐下,他持续说:“朕常思我嵩麟国之国史。自龙嵩天子建国以来,百余年中,我嵩麟国中,出过贤君,也出过昏君,此事不必讳言。任何帝王之国,都会有贤君与昏君的瓜代呈现,此事没法制止,不成能代代国君皆为贤明。而一国百姓之遗憾,常常是贤君早亡故,昏君活百岁。想我嵩麟国之汗青,也是在某几代昏君期间呈现了国力弱落之势,而到了贤明之主手中,贤明之君又力求挽回局势,重振国运,复兴嵩麟王朝。如此几次起落,实在令人感慨。朕便想,假定我嵩麟国,有朝一日具有了一名贤明之主、圣贤之王,那么,他若能长生不老,或者死而复活地活上一两百年,那么,我嵩麟王朝,岂不是能够蒸蒸日上、更加鼎盛、傲立于四国当中悠长称雄?我嵩麟王朝的百姓,也可安安稳稳地过上一两百年的好日子,而不必担忧贤君崩逝、昏君即位。没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动乱,只要稳如泰山的国度安宁和王朝日趋强大。如许,岂不是多多地无益、大大地善哉?尊王,你说朕说得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