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金生丽水,玉出崑冈[第1页/共5页]
这两句总让我们把视野从天空的日月星斗、气候的风雨雷电逐步地拉回到我们的大地之上。大地之上山川耸峙,江河奔涌,就在这大好的江山之间孕育着丰富的物产,这些矿藏是大地历经光阴沉淀而成的精华,是大地赐赉这个天下最贵重的礼品。在这些贵重的矿藏当中,最贵重的就是出自丽水黄金和出自昆仑山美玉。
说完金,我们再说玉。“玉”,象形字,始见于甲骨文。甲骨文中的字形像一串玉之形。本义即指玉石。玉石也是很贵重的物产,相传玉是山石千百年来受了日精月华而窜改的,以是有"观祥云知山有美玉"的说法。好的玉石叫暖玉,拿在手里感受很暖和,不像浅显的石头,冰冷邦硬。《说文》:“玉,石之美。有五德:津润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能够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这么一大串笔墨,把玉的内涵和人的品格相互关联,可见前人非常器重玉。《礼记?玉藻篇》说:“古之君子必佩玉”。传闻玉能够代主受过、保身安然,一旦有甚么不测变乱产生,身上所佩带的玉先破裂,以是"君子无端,玉不去身"。因而承载着人们的感情、祝贺与希冀,是连接畴昔与将来的纽带。
但我小我以为这里只是讲的物产。“金”在不应期间、分歧地区乃至分歧的环境下有分歧的内涵。在西周期间,黄金就是指青铜。春秋战国之前,金的本意指的并不是黄金,其本义为赤金,也就是铜,这也是人们最早见到并且能够冶炼的金属。《说文解字》:“五色金也,黄为之长。......生于土,从土,摆布注,象金在土中形,今声。”讲解中的“五色金也,黄为之长”,翻译过来就是有五色的金属:白(白金,即银)、青(青金、即铅)、赤(赤金,即铜)、黑(黑金,即铁)、黄(即黄金),而黄金是此中最贵重的。这时的金已经有了金属的意义了。而春秋战国后,“黄金”与其他金属有较着的辨别。秦汉期间,“金”除观点性所指和意味意义外,绝大部分是指黄金。而“金生丽水”的金指的就是黄金。
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接下来的两句“金生丽水,玉出崑冈”。这两句转化过来应当是“金生于丽水,玉出于昆冈”,从而引出了大地内部孕育的两样东西——黄金和美玉。有人说了,大地如何就产生了这两样东西呢?实在大地内的物产还是相称丰富的,埋藏了很多东西呢,毫不止黄金和美玉。为甚么《千字文》还如许说呢?起首,文章的篇幅有限,如果全数先容下来,不止千字文,能够几千字都写不完。别的一个启事是——在前人认知范围大地埋藏最贵重的物产莫过于金玉。物产必然要捡贵重的说。以是,大地内的物产就从金玉开端先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