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悟道石[第1页/共3页]
所谓法例,便是这人间的条条框框。既是法则,亦是边界。
一个只修炼火相真气之人,不成能发挥出水相神通。即便像阿原一样五行真气兼修,亦只能利用五行神通,其他另类者如风雷之术冰霜之术则还是无能为力。
可这还不是全数,另有一片道意法例映在心中,凝练成诀,可名为“混元一气化灵诀”。
推而广之,亦可消弭五行之烈,使风雷水火之威能消于无形。
竹林中的那块青石,阿原再熟谙不过了,梦境中的光阴,倒有一大半是坐在青石上练功度过的。
修为到了真人境以后,妙悟六合法例,感通六合,乾坤灵气尽可为己所用,无穷无尽。灵气灵元多寡天然不再首要,真正斗法比拼的,便是道意法例之强弱凹凸。
三片法例道意,仿佛三道通天大道,却可指一方。
而阿原在青石上所得的感悟,不止是虚无缥缈的道意,亦有道意衍生而成的真诀——可名为“弥天诀”。
比如遵循六合法例,凡人身躯之重,当落于大地。而道意法例却能让其浮空于天,便是二者角力,道意法例在七尺之躯上胜了六合法例一筹。
以往他只是把沌气当作调和五行真气抵触的平乱老臣,从没想过沌气另有更高层次的妙用——说白了,以沌气为触媒,五行真气能够随便融注,调和成任何真气!
人间神通真诀数不堪数,修者能研习的不过是此中微不敷道的一小部分罢了。并不但是因为真气耗损,光阴有限,更底子的启事在于内诀外法相辅相成,修炼的内诀真气分歧,可发挥的神通手腕天然也分歧。
半晌以后,双目微阖的阿原浑身一震,脑海中如潮流普通涌入了无数文书画面,刹时铭记成了影象。
这便是道意法例——与神通专攻一职一用截然分歧,仅凭一意便可衍生出无数神通真诀,直可成为一脉传承。
而最后的混元一气化灵决,则与大五行循环锻真诀相符合,可谓分炼五行之道。
这也就是为何修仙界中再小的门派,也起码要有一名金丹祖师,才可立派传承的启事。
炼到高深处,可将五行真气归为一道,今后采炼化用真气乃至凝元成丹都无需再顾及五行之分。
“恰是。仆人常常在那青石之上练功悟道,青石便渐化成了梦境与神台之关键。跟着梦境演变重构,亦成了印照道意法诀的影台。”
五行真气别离凝元成丹,可拟合任何真气真元,天下法诀神通尽在掌控——同阶之下无敌手,毫不再是虚妄大言,这条路可谓“极强之道”。
道意如镜,众生皆可入眼,然所见各不不异。以阿原一个炼气少年的境地见地,所得真诀天然并非全貌,但道意用心,总能得几分真味。
芊菁之前亦曾说过,金丹修士可发挥“丹鼎化气之术”,将浑身真气洗练如一。而上古的丹鼎化气之术,道意泉源便是六合之宝江山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