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代为受罚[第1页/共3页]
宁云溪声泪俱下,心如刀割。
宁云溪陪着演戏,惊骇点头。
情势火急,顾孟祯含了一分怒意,重重假咳,以作提示。
“皇上岂能独独顾及帝瑾王的颜面,将百姓公愤束之高阁?”
跟着一跪,有礼有节。
“溪儿深明大义,朕心甚慰。”
宁奉哲这才没了体例,共同离席,跪于宁云溪身边,以慷慨陈词粉饰满心不肯。
“是。”
“皇上明鉴,臣女长兄从未参与回春堂之事,岂有代为受罚之理?”
“若被百姓狐疑,误觉得朝廷有决计包庇世族之嫌、妄视法度于无物,皇上如何对得起历代先皇的励精图治,又该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溪儿无辜,望皇上明察!”
那就是装醉。
毫不踌躇的一句“无所谓民气”,于她心中,落下一抹打动。
顾孟祯做出似有踌躇,又似心疼的神情,怔然间,另有一分惶恐无措。
“慈乌反哺,愿乞终养。试问回春堂之事,换作在坐各位,茕望恩养之人,苦婴疾痛,可会麻痹不仁、无动于衷?”
颜瑜头晕至极,几近说不出话,但还是撑着最后一丝复苏,有气有力地回应。
王爷是杏林中人,医术高深,如有污色,如何能够看不出来?
说着,看向高璟,随即叮咛。
“寒花忠节,耿耿寸心,即使陋劣,微臣亦是心甘甘心。”
“咳咳咳!”
“定是皇兄的人……脱手……”
念驰名誉,很对付地一句讨情。
“如果医祸失实,皇上秉公措置,理所该当;如果曲解一场,臣女虽有受辱,却得明净,亦是毫无牢骚。”
宫外民怨沸腾,倘若王爷执意包庇,必然大失民气;但若一句讨情也无,又驰名誉不保之险,还能够凉了忠臣之心,误觉得效命于王爷、得不到任何庇护。
宁云溪及时扶了一把,细声体贴。
“方才伏公公所宣人物,此中有一名名叫何渥,微臣对此人,影象如新。”
“本日,亦不会例外。”
“溪儿,听话。”
顾孟祯会心,对劲一笑,当即续上了话。
“医祸之事,事关严峻;停歇民怨,刻不容缓。”
高璟反应不及,还在愣神,忽听这话,一个激灵地恍神过来,拱手一应。
“请皇上恩赏惩罚,不必姑息!”
“不可!”
“请皇上惩罚!”
“请庄爱卿亲身履行,以示慎重。”
顾孟祯无法感喟,同时用眼神表示宁奉哲。
“溪儿金娇玉贵,当众受辱,未免过分严格了吧?”
不会不会。
“天下纷然、怨声载道,微臣有一言,不得不进谏。”
“月盛皇朝,以忠孝节义为本,而治天下。况有何渥上书,铭心镂骨,动人肺腑,怎能等闲视之?”
“臣女惶恐,多谢皇上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