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诸弟来访[第1页/共4页]
朱标听到三人如此说,暗自感喟。可见幼年之时,皇子读书明理,深知本身任务,宫规森严之下,尚能克己营私;然成人就藩,位高权重,天高天子远,便尽情妄为。
“无妨事,让他们出去,你下去吧。另有,筹办些点心,我饿了。”得了太子的示下,值守内侍仓猝又退至殿外,让其他三位殿下出来,而后便叮咛筹办点心去了。
“老三,你还真来劲了,现在不是肄业问道,非要突破沙锅问到底啊。”朱标心想,不能再纠结这个话题了,便随口对付了一句,“时候长,健忘了。等我哪天想起来,再奉告你。”
“用过了。”四人异口同声。
朱棡一脸正色地说:“为父皇分忧,使职调派,必不辞。”
“大哥,你没事儿了吧。”
“众位弟弟,我等身为皇子,享用了皇家的繁华,也要负担起皇家的任务。敢问有何志向?”朱标拿着一块儿方糕,递到嘴边,不经意地问道。
“殿下,您慢点儿,奴婢还没通禀呢。太子殿下……”值守内侍话未说完,那位爷已经闯出来了。
第3、独立重生。老朱穷出身,为了让子孙世代纳福,犒赏厚禄;为了皇家颜面,要求朱家子孙不能仕进,不能经商,不事出产。一方面,这导致皇室宗族都成了寄生虫,靠国度养着的废料(不为国度生长进献任何力量,不是说没才调),另一方面,皇族远支,累世降爵,到最后靠俸禄难维生存,又不能处置出产,只无能回老祖宗的本行——要饭,更加丢人。要实施第二条,就更要许其独立重生,不限定皇室宗族为官、经商、务农,法无制止即自在。
“大哥,我现在就想随军出征北伐,摈除北元,建功立业。但是父皇不准。”朱棣前面说的挺带劲,待到前面一句就没了底气。
深思很久,朱标回过神来,揉了揉太阳穴,不由感慨:“今后代目光来看封建王朝,成败经验,要改的太多;成绩千秋伟业,福泽万世,要做的太多。时不我待啊,争夺三十岁上位,早掌权,早做事儿!”
“嗖!”一道身影从他的身边掠过,直奔殿内。
“启禀太子殿下,糕点已备齐。”殿外有内侍禀告。
“不过,分封之制,立强藩于外,枝强干弱,终非社稷之福;藩屏浩繁,禄赏无数,亦非百姓之福。老朱也认识到藩王势大,恐威胁中心皇权,对其停止了限定;建文自不必说,若非急于削藩,不致身故;老四靖难以后,深知藩王之患,厚赏而夺其权,大大减弱了藩王的气力,窜改结局面。但是,宗室藩王俸禄太高,繁衍数代,倾国之力难扶养,此为累世之祸。但这内里好多都是老朱钦定的端方,写入《皇明祖训》,不好随便变动,必须趁着老朱在位,缓缓图之。其法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