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 第126章 罢建中都

第126章 罢建中都[第2页/共3页]

“不,儿臣所说的并不是这方面,而是父皇对故乡的扶植。临濠是我朱家龙兴之地,是为帝乡,意义非同普通,父皇钦定为中都,修建城池宫阙。这些都需求大量的人力物力,非数年之功而不成得。前番儿臣与二弟前去中都祭拜皇陵,也见地了工程之浩大。”

“得感激你。当初咱提出中都修建打算的时候,刘先生就提出过反对定见,不过淮西文武都死力附和,就这么定下来了。没想到,时到本日,又被进士老爷给猜中了。”朱元璋不由感慨。

朱元璋笑着说,“你小子,倒是挺会做人,算你另有些知己。那就这么办,你去找工部和户部筹议。”他发明,朱标每次说出顺耳忠告以后,都会再说些称意的话,让人恨不起来,反而感受还挺知心。

“啥?咱照顾乡邻,蠲免赋税,另有错了?”朱元璋奇道。

“咱是农夫出身,深知官方痛苦。本日你之所言,切中关键。天下初定,百姓思安,民力不成废,民气不成欺。明日咱就下诏,停止中都修建。”

“刘夫子?既然你笃定是上面人干的,派他去岂不是大材小用。再说他已经致仕,让他去临濠,不见得是功德。”

“父皇,固然中都工程停了,但仍可为故乡,为京师做进献。先前为修建中都,朝廷广集天下良材。儿臣觉得,中都修建,凡不敷一半者均裁撤,并所存余材,其一可用于扩建龙兴寺,让百姓烧香礼拜,有所依托,不至于为人所惑。”

朱标忽地双膝跪地,双目直视,说:“儿臣大胆,要求父皇罢建中都,以息民力。”言罢,俯身不起。朱家父子二人,一站一跪,沉默了大抵非常钟的时候,朱标跪得膝盖都有点儿疼了,心想:从速同意得了,归正过不了几年,你本身也会下旨停建。

“其二扩建皇陵,以慰祖宗在天之灵,以彰父皇仁孝之心。而各地已经征集或在途的资材,则全数运至京师,以便在农闲时候,招募工匠扩建京师和皇城。”

“派刘先生去?是非曲直,定能清清楚楚。”朱标发起。

听朱标这么说,本来肝火消了大半的朱元璋,神采又丢脸了起来。在他看来,朱标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非要戳他的软肋,真没眼力见。但颠末这几年,他对太子的定见越来越看重,感觉偶然候他说的正理,细心揣摩之下,还真不错。

“说吧。”朱元璋走到一片狼籍的书案以后坐了下来。

“别的,儿臣觉得中都皇城的布局和规制很不错,特别是增设武英、文华二殿,非常有需求,京师能够鉴戒。请父皇放心,京畿重地,天子脚下,圣威当头,只要监察得力,定不会重蹈中都的复辙。”

“奉天大殿,皇城的核心肠点,如同父皇之于大明,武英、文华二殿,如同文武百官,人君居中,人臣护持,天下正理。别的,父皇措置朝政、召见臣民也多了个去处。奉天、华盖、谨身三殿,过分持重,乾清宫御书房毕竟已属后宫,不太便利,而武英、文华二殿正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