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盖棺定论[第2页/共3页]
“魏知州?”
从州府出来,朱标兄弟几人没了持续逛街的表情,便回转太仆寺。各自回房后,朱标写了一份密折,扼要先容了庞小四一案的来龙去脉,侧重表白了本身的态度以及措置建议。叮咛李大力安排锦衣卫速递京师。
胡惟庸所奏,正合朱元璋的心机,而陈宁所言也不无事理。沉着下来的朱元璋,感觉庞小四和魏鉴也没有那么罪不成恕。因而,叫大理寺卿刘基颁发定见。
朱樉和朱棡闻言,不由得咽了口唾沫。
“如许是不是太便宜庞小四了?大哥你有监国之权,何不当场判了?”朱棣追上去问道。
“方才晋王殿下说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孤也说一句,身材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如果这类取人道命的行动,都能够视为孝行的话,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所谓百善孝为先,杀人是善行吗?”
“如此罪过,竟只是杖一百!太便宜他了!”朱樉怒道。
“奴婢在!”王祈年上前答道。
大早晨的,四人被叫到了御书房,虽有牢骚,但也不敢说甚么。朱元璋让王祈年将太子的密折交给四人传阅,看完后颁发定见。
“刚过了滁州。”
“啊?”魏鉴反应过来,从速报歉,“殿下恕罪。”
“牛谅,关于旌奖孝行的题目,礼部商讨后,拟个条陈报上来。”
“臣遵旨。”
“好了,孤言尽于此。实话说与你听,孤会上折言明态度。请魏知州将庞小四妥当安设。”
“臣洗耳恭听。”
“禀殿下,《大明律》规定,祖父母、父母用心杀死子孙的,杖一百。”魏鉴略微思考后答复。现现在,太子对于此事的态度,魏鉴内心也稀有了,这回他真的是要不利了。
果如朱元璋猜想,朱标的密折恰是有关庞小四一案的。从密折中朱元璋获得以下信息。
凌晨,天光初现,朱标的车驾便从北门分开了滁州,直奔临濠而去。就在这个时候,魏鉴的奏折摆到了乾清宫的御案之上。
刘基起首扣问了律法规定,刑部侍郎答复《大明律》对庞小四的杀子罪过有明文规定。
早朝之上,朱元璋拿出魏鉴的奏折,让众臣议一议。站位靠前的中书省、御史台、大理寺以及六部高官,见到天子面色不悦,心中便有了数。
御史中丞陈宁表示反对,庞小四虽有杀子之罪,然其孝心可嘉,处以重刑实为不当。魏鉴虽有不对,罪不至免官,请天子三思。
“老四啊,跟你三哥多学学。平时让你看书,你难受得像上刑一样。这么简朴的事儿,都看不明白。”朱标边走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