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王氏高丽[第1页/共3页]
“勘合验明无误,倒是出处还未曾问。想必也是来恭贺陛下登极的。”王钝不假思考地说。
蒙古征服了高丽,不是保持简朴的朝贡,而是属于半占据的性子,要求高丽交纳赋税,出兵出粮,压榨剥削得非常短长。王佃为质之时,正赶上蒙古大汗蒙哥归天,兄弟争位。王佃政治目光灵敏,挑选了支撑忽必烈,博得了忽必烈的好感。登极以后,忽必烈对高丽格外开恩,撤回了驻兵,结束了对高丽的军事占据。
“禀尚书大人,会同馆方才欢迎了一队来自高丽的使者,为首的是高丽判宗簿事崔原。”礼部主事王钝进门见礼。
“何必劳动尚书大人,下官这就去问明,回禀。”
“是。臣辞职。”
“料想当中。”朱标笑着说。
“还是本官亲身去吧。”牛谅边说边走了出去。
王禑继位后,正赶上朱元璋驾崩,朱标登极,他调派使者前来记念,恭贺新帝即位,同时向明朝报丧,并要求册封。
有鉴于王颛的忠心,朱元璋于洪武三年,遣使册封王颛为高丽国王,令其教养才行,子孙相传。明朝对于外藩属国,比起元朝可要好太多了,只要不谋反,定时朝贡,几近不会干与内政。高丽在王颛在位期间,又规复了独立王国的职位。而后,他为了断根把持朝政的世家大族,启用了出身卑贱的僧侣——辛旽,并赐与大力支撑。在王颛的支撑下,辛旽停止了卓有效果的鼎新,大力大师族的权势,制止地盘兼并,束缚仆从,获得了百姓的推戴,获咎了满朝文武。王颛终究没有能够抵挡住流言的诽谤,正法了辛旽。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安稳生长以后,高丽不得不面对更加强大的蒙古马队,这一次他们没能保家卫国,公元1259年,高丽王子王佃作为人质去元多数。运气常常就是这么难以揣摩,作为人质的王佃,却成为窜改高丽国运的关头人物。
“臣遵旨。”牛谅拱手道。
“陛下圣明。自建国以来,王颛与我朝交好,频频遣使朝贡,而其人年纪也不大。蒲月份曾调派监门卫上护军周庇等人贡方物,上表,要求每年经定辽入贡。先帝问及其王身材如何,使者言讲并无疾症,怎会俄然病逝,莫不是此中有诈?”
乾清宫内,礼部尚书牛谅奏事。
“行刺?陛下的意义是,高丽海内有人以臣弑主,公开背叛。”牛谅惊呼。
1356年,王颛派人攻取元朝的双城总管府,收降元朝斡东千户所千户李子春,李子春的儿子就是李氏朝鲜的建国太祖李成桂。今后开端,高丽与元朝的干系呈现裂缝,并愈演愈烈。元顺帝曾下旨废黜王颛的王位,厥后迫于情势又下诏让其复位。到了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大明,王颛第一时候遣使朝贡,要求建立宗藩干系,他想借助明朝来对抗元廷。在徐达北伐多数的时候,王颛还派兵打击东北的元军,在必然程度上赐与明军支撑。